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货币银行学(TheEconomicsofMoneyandBanking)第一章货币银行学概述2.为什么研究银行?Whystudybanking?货币出现后就产生了货币的融通。金融(Finance)是资金融通的简称,社会资金融通方式无外乎直接融资(DirectFinance)和间接融资(IndirectFinance)两种。直接融资主要体现为各类证券(Securities)的发行和流通,间接融资主要体现为通过各类金融中介FinancialIntermediary(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实现资金的融通。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直接融资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获得发展,我国传统的金融学课程就是货币银行学课程。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PlanedEconomy)向市场经济(MarketEconomy,Mr.Market)转轨,其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DistributeofResource)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配置资源的前提是配置资金(DistributeofCapital),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决定了社会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效率。因此,我国金融系统(Financialsystem)尤其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对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就决定了整个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Rationality)和效率(Efficiency)。金融的重要性金融的三个层面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框架货币用文字可以解释为:货币====>信用====>金融机构货币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制定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其发行与流通——货币制度(MonetarySystem)。现代货币经济的特征是出现资金的余(Surplus)、缺(Deficit)双方,二者之间有融通资金的需要,而且必须采用有偿形式,因此,信用行为产生;信用行为的有偿性体现为资金融通是必须支付利息(Interest),边际资金的利息即为利率(InterestRate);资金融通需要载体或证明——信用工具(InstrumentofCredit);资金融通总是在一定的场所进行——金融市场(FinancialMarket)。资金在余、缺双方的融通有两种方式,即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间接金融在本世纪80年代以前占据了主要地位,间接金融需要一定的中介——金融机构来沟通借贷双方。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包括:中央银行(CentralBank)、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专业银行(SpecialBank)和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Non-bankFinancialInstitution)。货币用文字可以解释为:货币====>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货币产生后,货币运行的结果导致社会存在一定的货币需求(DemandforMoney);面对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金融体系必须供应货币来满足——货币供给(SupplyofMoney);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总是表现为三种状态:货币均衡(MonetaryEquilibrium)、供给大于需求、供给小于需求。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体现为通货膨胀(Inflation),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体现为通货紧缩(Deflation),都会导致经济失衡。在货币供求出现失衡(Disequilibrium)时,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操作来使之恢复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几点补充复习思考题教材与参考教材夏德仁、李念斋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5月版[美]托马斯著,《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美]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FredericS.Mishkin,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SixthEdition,HarperCollinsCollegePublisher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