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7页九,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总结第一篇:九,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总结九、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㈠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以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加强耕地质量的保护。要大力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通过砌排灌沟、改良土壤、修筑梯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强抗旱涝灾害的能力。采取措施防治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对土地的污染,控制高残留化学膜和农药的使用。㈡加快汀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汀江上游水土流失区包括XX县区的策武、新桥、河田、三洲、南山、涂坊、濯田,XX县区的文亨、北团、罗坊等共10个乡(镇)。土地面积199401公顷,是全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大、集中、连片、程度深。区内水土流失面积55740公顷,占本区土地面积的27.95%。本区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草先行,草灌乔结合,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积极营造水土保持薪炭林、水源涵养林,大力种植山地绿肥,提高山地肥力,使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建设以保护现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条件为前提,以现有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为纽带,采取先保护后建设的策略,在2010年前建立比较完备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的保护工程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区6处,保护小区423处。6个自然保护区是:①、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该区位于上杭、连城、新罗交界处,为国家A级保护区,保护面积:22168.5公顷,属综合型自然保护区。②、梁野山自然保护区该区位于XX县区永平、中堡、武东、城厢四乡结合部,保护面积6242.8公顷,重点保护南方红豆杉、三尖杉、水鹿、大天鹅、黑鹿等,属综合型自然保护区。③、长汀中磺黑锥林自然保护区该区位于XX县区古城镇,保护面积131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有黑锥林、青冈栎、沉水樟、伞花木、悦色含笑等珍稀濒危树种和白鹇、鹰等野生动物,属典型地带性植被型保护区。④、万安建兰保护区该区位于XX县区万安乡,保护面积2000公顷,主要保护建兰、槠栲类、苏门羚、白颈长尾雉等,属典型地带性植被型保护区。⑤、紫云洞保护区该区位于XX县区北部的双洋、新桥、城口三个乡镇的结合部,保护面积4000公顷,主要保护云豹、猴、蟒蛇、白鹇、槠栲类等,属综合型保护区。⑥、苦笋林尖自然保护区该区位于XX县区南部博平岭的永福、和平、富田等乡镇,保护面积3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有壳斗科槠栲类、苏门羚、豹、黄鹿、蟒等,属综合型保护区。保护区与保护小区总面积为11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8%,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坚持以就地保护为主、异地保护为辅的原则,兴建一批迁地保护工程,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内禁止破坏性的土地开发和随意砍伐森林,严格审核在保护区内的非农建设项目,与生态保护无关的非农建设项目,一律不得进入保护区。十、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控制指标根据本市土地利用调整指标和规划分区,结合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及土地供需趋势预测,在与部门用地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确定了全市7个县(市、区)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指标见表1-11、12。十一、实施规划的措施㈠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1、市级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在市级规划的控制指导下,尽快完XX县区、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修订任务。未按要求编制、修订县乡两级规划,或者编制、修订的规划未经批准的地方,不得占用农地和未利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2、编制和修订城市、村镇规划,应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进行。其它各行业的用地规划在确定用地规模和布局上也必须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必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尽快形成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3、要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本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目标和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市计委、市土地局编制实施本规划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㈡实行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证制度1、以县、乡级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分区管制规则为依据,对全XX县区内农地和非农地的用途转用实行严格审查与管理。2、下列土地用途转用,必须由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土地用途转用许可证:①农用地(含果业、林业、畜牧水产业用地,下同)转为建设用地;②农业用地中耕地转为林地、园地和水产养殖用地。③其它土地转为建设用地。④农用地中的耕地转为城市绿化或生态环境附属用地。⑤专项绿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