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福建省建宁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内部题库及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第三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其代理行为()。A:有效B:效力待定C:无效D:可撤销答案:A2.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到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总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A:摆脱束缚,活得洒脱,争取美好人生B:自由自在,放荡不羁C: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D:看破红尘,玩世不恭,超然物外答案:A3.李某租用张某的库房一年,并与之签订合同,但从合同规定的交付租金日起,李某就拒付张某租金,若张某对其起诉,诉讼时效期间为()。A:2年B:3年C:6个月D:1年答案:D4.甲委托朋友乙通过网络平台给自己的手机充话费,不料乙输错电话号码,将话费充至陌生人丙的手机里,则()。A:丙是不当得利,应当将话费返还B:错充话费是乙操作失误所致,应当由乙承担损失C:甲委托乙为其充话费,应为乙的过失行为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D:话费是在网络平台上错充的,损失应当由该网络平台承担答案:A5.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A:乙得12000元,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B:乙得6000元,丙得6000元,为胎儿保留6000元C:乙和丙平分,各9000元D:乙得12000元,丙得6000元答案:A6.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5亿人口3亿多文盲的教育弱国,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规模世界第一的教育大国,更多贫民子弟得圆大学梦,更多高校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其中的快速发展与巨大成就,绝对不宜以“外国月亮才圆”的心态一味________。A:自命不凡B:妄自菲薄C:目空一切D:狂妄自大答案:B7.甲购买了乙的一辆二手车,甲付清了全部货款,乙让甲直接把车开走,二人还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甲开上此车回家的途中,不料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发生毁损。请问,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乙没有与甲一起去办理过户手续,应承担部分民事责任B:甲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应自己承担损失C: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D:甲没有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此有权要求乙返还车款答案:B8.诗句“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借代B:夸张C:通感D:拟人答案:D9.甲放羊为生,一日发现羊群中多了一只小羊,数日均无人来问津,甲遂将此羊卖给了邻村的乙,获利500元。后小羊的主人丙在乙的羊群中发现了小羊,要求乙返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是小羊的主人,乙应将小羊返还给丙B:丙应当向小羊的拾得人甲主张权利C:甲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应返还取得的不当利益D:乙是善意的第三人,甲和乙的买卖合同有效答案:A10.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我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共同努力目标;使用网络也已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日常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将青少年上网视为洪水猛兽?难道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控力而导致上网过度?我国CNNIC调查(2007年)证实,网络使用人口最高的是占66.3%的20~35岁成年人,18岁以下青少年仅占17.2%。A:青少年对信息化与网络化的重要性B:网络使用人口结构C:重视青少年上网的原因D:“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悖论答案:D11.在我国现行民法体系中,起纲领性作用的是:A:宪法B:商法C:刑法D:民法通则答案:D1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少数服从多数原则B:平等原则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集体行使职权答案:C13.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俗语说“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A: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B: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话的比喻没有这种精神,是不恰当的C: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D:这是比喻的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就能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可以成立答案:D14.人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