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图书馆学刊年第期20094·科学管理·TUSHUGUANXUEKANNO.4,2009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管理董绘丽1焦月2(1.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和职责的特殊性,使其个人知识管理问题更为突出和重要。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就个人知识及其管理的一般概念、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分类号]G251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必须具备担任该角色必不可少的知识。也就是说,个人知识1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是因社会角色的不同和从业领域的差异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简称而存在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通常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结构方PKM)的概念是由美国密执根大学的PaulA.Dorseyf教授最面。那么,作为学科馆员要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早提出来的。目前对于这一概念尚存争议,国内外学者还没研,必然要具备行使角色职能和适应该职业发展需要的个人有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适用等方面取得一致的认识。知识。那么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在结构方面又有何特殊之处PaulA.Dorsey教授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21世纪成功地完成呢?知识性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技能,其中包括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就其履行角色职能和适应职业发7项核心个人知识管理技能: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组织、展要求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安全和信息协同。其他的国外学业实践知识以及相关的通用知识4个方面,其中后者主要包者,如Frand和Hixon等人,则将个人知识管理定义为:它是括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等显性知识,同时还包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在工作其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另外他们认为个人知识的拓展,中反复运用,而得以显性化。此外,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还应个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也属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范畴。该包括与服务对象的专业特点和工作任务特点要求等方面在国内研究方面,孔德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包括3层含的相关知识。特殊性只有在参照比较的条件下才得以显现,义:其一,对个人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其二,通过各种途例如与教学和科研等专业角色相比较,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径学习新知识,吸取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和长处,弥补自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广博通用性、实用针对性、专业针对性身思维和知识缺陷,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特色;其三,利用自和灵活适应性4个方面。己掌握的知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2.2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实现隐含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创新出学科馆员对其个人知识进行管理是学科馆员个人专业新的知识。知识和能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保障。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学科从以上对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学馆员在短时间内将其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料加者对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表述不一,但均可以得出一个共同以科学整合,锻炼提高主体的知识驾驭能力,并使学术视野点,即个人知识管理就是个体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得以拓展,进而将零散的、随机的知识转化成系统可显示的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主要在于促进显性知识和隐个人知识,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为知识信息服务工作奠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更新和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定基础。及应变和创新能力,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在信息工具的协学科馆员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提升了个人的工作助下,提高个人工作效率。效率,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学科馆员个人知识及其管理的必要性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学科馆员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可以获得系2统化的整理,最终达到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的保存与共享,在2.1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的特殊性社会公共知识库与个体主观知识库之间架构便捷通畅的桥兹南尼基曾一再强调,每个人无论承担何种社会角色都梁。43图书馆学刊年第期20094·科学管理·TUSHUGUANXUEKANNO.4,2009地址邮件地址等信息进行分组管理,方便利用同时学科馆学科馆员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3员还可将看到或收集到的文章按一定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以3.1知识的获取便日后阅读检索。只有在个体拥有很多知识的情况下,个人知识管理才变3.3知识的利用和分享得有意义。因此,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知识获与人交流,不仅是学习的过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