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品学科组计划精编(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思品学科组计划2一、前置学习阶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目的。“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基本要求:①选取社会热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景;②形式可歌、可演、可猜、也可新闻播报等等;③时间不宜过长(3分钟左右),形式不能过杂;④要符合初中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1、师送祝福:初次见面,祝孩子们: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2、生回馈祝福:笑口常开、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梦想成真、一生平安„„3、提问。一帆风顺、心想事成这些祝愿可能实现吗。设计意图:学生都有送祝福的经历,对此会倍感亲切,他们很容易就引发思考,从而认识到:祝福都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历程又是不平坦的。激起对本节知识的兴趣。(二)、前置作业自主完成目的:通过完成前置作业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熟读文本,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本大意;结合文本谈自己的个性学习感受;基本要求:①前置作业以问题为主要形式,教师可以口述,也可指定指定教材中习题等展示给学生;②学生要认真阅读文本,准确标记,同时将疑难问题标出,组内进行交流。原则:简单、根本、开放②根本——重在揭示知识的本源。明确目标,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教学目标;③开放——以教材为基点,最大限度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落实“学习生活化”的要求。以动态的“教材观”使用教材。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自主学习,了解挫折(8分钟)学生带着自主性问题认真的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准确标记,并独立完成课件上出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抢答。1、什么是挫折。2、挫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面对挫折,人们会采取哪些态度。不同的态度会有哪些不同的结果。设计意图。“读”是学生接触教材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不要流于形式。抢答的问题宜简单,尽量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二、合作交流阶段(三)、合作交流智慧共享目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群体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学生之间学习的互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基本要求:1)学生方面:①小组交流是对完成前置作业情况的了解与检查,由组长主持,个人汇报,相互查阅等形式进行。②合作交流,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设计一两道拓展性问题,小组发挥集体优势,群策群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教师方面:①既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情况,又关注情绪上有明显变化的学生学习情况,并给予人文关爱;②穿插到各个小组之中,了解学习情况,适时参与其中,进行点拨、启发、引导,但不能随意干扰或打断各小组的交流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交流空间。教师在参与活动中要以成员的身份出现,不能高声点评,不要轻易下论断。原则:1)针对性原则一是要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紧扣主题,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的内容设计问题;二是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处去设置问题;三要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2)典型性原则即抓往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设置问题。如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使问题击中要害,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层次性原则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属识记层次。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就可以解决;第二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属理解层次。这类问题是在学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必2须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第三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怎么办”属掌握层次。这类问题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分组讨论,大胆设想,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索。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第四层次主要解决“怎么样。”属评价层次。这类问题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结论后,对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作出评价,从学习过程中提炼出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合作探究,感悟挫折(8分钟)活动一:分头行动找挫折:1、以小组为单位找挫折。第一组:文学界人物遭遇的挫折第二组:政治界人物遭遇的挫折第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