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青海省称多县2024《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真题题库新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公民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A:作者终生B:50年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D:100年答案:C2.甲外出打工,挂念家中老母,于是在乙商场购买了一部全新手机,赠与了其母亲的邻居丙,并要求每周用此手机与母亲通一次话。不料,数月后,丙用此手机打电话时,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将丙炸伤。丙的损失应由谁负责?()A:乙B:甲C:甲母D:丙答案:A3.当前我国所推进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要建立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从制度上化解:A:“歧视性”问题B:“利益固化”问题C:“双轨制”矛盾D:“二元结构”矛盾答案:C4.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A:应属政府行政行为B: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D: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答案:B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A:山区发生地震就会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B:地震极震区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动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变既有隆起也有下降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答案:C6.下列须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A:某小偷深夜趁丁不在家时跳人其家中实施盗窃,不料家中有恶狗一只,小偷大腿被狗咬伤,花去医疗费1000元B:丙因资金周转问题未及时缴纳电费,用电公司停止对其供电,导致其外贸订单未能及时交货,外商损失3万元C:因工厂所在地发生泥石流,甲工厂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加工任务,造成对方损失D:乙路遇劫匪,与之展开搏斗并最终将劫匪制服,但导致劫匪胳膊脱臼,花费医疗费200元答案:B7.汉朝政府派往西域最早的地方官员是:A:西域都护B:戊己校尉C:使者校尉D:西域长史答案:C8.根据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监护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公安局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B: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裁决C: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的,关系密切的朋友可以成为监护人D:监护人因不履行监护职责,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无须承担赔偿责任答案:C9.外国独资的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方法是()。A:设立中方全权经营的子公司B: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方公司代理C:无法取得,只能建立无法人资格的办事处D:具备法人条件的,依法经工商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答案:D10.甲男不幸遭遇车祸被截去右上肢,后经法院判决肇事方赔偿50万元,其中包括30万元的残疾赔偿金和残疾辅助器具费。这30万元的残疾赔偿金和残疾辅助器具费属于()的财产。A:甲妻B:甲C:家庭共同财产D:夫妻共同财产答案:B11.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入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名誉权B:姓名权C:财产权D:荣誉权答案:B12.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采购100台电视机的要约,乙公司于10月6日发出承诺信件表示完全同意要约内容。10月8日信件发至甲公司,10月15日晚,甲公司的经理出差回来后才知悉信件内容,遂于次日电传告知乙公司收到承诺信件。在该合同的订立过程中,承诺通知的生效时间是()。A:45571B:45580C:45581D:45573答案:D13.甲先将一套商品房租赁给乙,后又将这套房屋卖给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现丙要求乙搬出房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丙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B:丙要求乙搬出房屋是合法的C:甲将房屋卖给丙侵犯了承租人乙的优先购买权D: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不影响甲与乙的租赁合同效力答案:B14.习近平主席在阐述党和国家的重要问题或者是重要讲话上经常引用儒家、法家、墨家的经典语句,下列名言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③②①答案:B15.公民、法人均可享有的民事权利是()。A:肖像权B:著作权C:名称权D:姓名权答案:B16.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