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山东省市中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大全含答案【完整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须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A:丙因资金周转问题未及时缴纳电费,用电公司停止对其供电,导致其外贸订单未能及时交货,外商损失3万元B:某小偷深夜趁丁不在家时跳人其家中实施盗窃,不料家中有恶狗一只,小偷大腿被狗咬伤,花去医疗费1000元C:因工厂所在地发生泥石流,甲工厂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加工任务,造成对方损失D:乙路遇劫匪,与之展开搏斗并最终将劫匪制服,但导致劫匪胳膊脱臼,花费医疗费200元答案:A2.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上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B: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C: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D: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答案:D3.王某夫妇婚后生有一子甲。2005年甲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甲的妻子乙和女儿丙。乙和丙一起单独生活,没有赡养王某夫妇。2010年王某去世,有权继承其遗产的是()。A:王某的妻子、乙和丙B:王某的妻子和丙C:乙和丙D:王某的妻子和乙答案:B4.下列选项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某合伙企业B:某高校C:某有限责任公司D:某市公安局答案:A5.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第三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其代理行为()。A:可撤销B:效力待定C:无效D:有效答案:D6.下列情形中,经营者无须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某二手家电市场在人口处标明“售出商品,概不负责”,于某从该市场购买的彩电有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未获应允B:张某在饭店就餐时中途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后发现放在餐桌上的手机不见了C:某小卖部低价处理临近保质期的牛奶,王某购买后当天饮用就出现了腹泻情况D:某网店以低价出售某高档护肤品牌的试用装,小丽购买后发现是假货答案:B7.甲男与乙女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辆汽车和一套房子。关于甲和乙对汽车和房子的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汽车是按份所有,对房子是共同所有B:对汽车和房子都是共同所有C:对汽车和房子都是按份所有D:对汽车是共同所有,对房子是按份所有答案:B8.惠能和尚有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此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否认心外物质世界的存在B: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C:无限夸大心的作用D: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答案:B9.在清朝(),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A:光绪年间B:乾隆年间C:康熙年间D:嘉庆年间答案:A10.因果性联系所揭示的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对于原因来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A: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B: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C:先后相继的事物同彼此制约的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D:结果较之原因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答案:A11.宋代的针灸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多年。A:《政和本草》B:《圣济录》C:《嘉佑补注本草》D:《洗冤集录》答案:D12.李某和王某在火车上相识,李某怕自己错过目的地站,于是请求王某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王某欣然答应。火车到达A站时,李某和王某都睡着了,李某因此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付了额外费用,李某要求王某赔偿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王某承担侵权责任B:由王某承担违约责任C:由王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D:由李某自己承担损失答案:D13.“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的第一要义是实现:A: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B: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答案:A14.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其中,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年。A:20、10B:30、20C:25、15D:15、5答案:A15.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A: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