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官二代”火箭提拔年轻惹的祸?最近,“官二代”火箭提拔的现象屡遭质疑,27岁副县长徐韬、25岁女镇长韩寒、80后副市长王卿……在这些火箭提拔的“官二代”被曝光之后,当地组织部门的处理也经历了类似的曲线进程:先是声明提拔符合相关规定,然后在民众的质疑声中声称将查清事实真相,接着处理提拔过程中相关违规人员,最后火箭提拔的“官二代”被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汉大学85后正教授邓鹤翔最近在网络上一炮走红,一反往日常态的是,邓鹤翔并没有因为年仅28岁就评正教授而遭到公众质疑,反而被公众热捧。武汉大学不拘一格提拔青年才俊,不用年龄说话,而靠本事说话,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和拥护。由此可见,破格提拔被质疑,并不是年轻惹的祸。纵观几起事件,破格提拔被质疑,原来都是拼爹惹的祸。被曝料的年轻干部背后都有一个当大官的爹,是所谓的“官二代”。本来“官二代”就一直被公众所诟病,如果其被“火箭升迁”就不能不使公众产生质疑,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拼爹”、“拼娘”的不占少数。而且,对于已经曝光的“火箭升迁”者,相关部门开始都是说公正公开公平,程序合理符合要求。但是每次查的时候,这个人都有一个强大后台,总会查出问题,这就更加减损了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网络曝光的就有很多问题,那么没有曝光的还有多少呢?政府失去公信力之后,谁还相信谁呢?所以,就算是正常的东西,也会倍受罗质疑。“官二代”火箭提拔的背后不仅仅是“官二代”、“机关工作懈怠”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政府监察制度和人事管理体制的缺失。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型时期,这类问题的出现将不利于社会发展,更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杜绝官员履历造假和“官二代”火箭提拔,无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官员变成玻璃缸里的金鱼,一举一动,人皆知之;二是做官变成高尚者服务社会的一项工作,无利可图。当前,我国已步入有着五亿网民的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资讯的发达,网民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空前活跃,全天候、多角度的监督已经来临。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其相关资料基本都是公开的,弄虚作假的“小把戏”无法逃过广大网民的眼睛。所以提醒那些“官二代”和背后的爹,火箭提拔您还是悠着点。三问“临时工”打人?6月3日在网络爆出5月31日延安城管暴力执法的视频之后,该事件得到网民广泛的关注。延安市城管局回应说,当日参与执法的另外四名临时聘用人员,反正意思就是说打工的是临时工,在场的正式编制的凤凰大队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三人并未殴打商户。听到这种回应,我首先的反应就是,真巧,临时工又打人了。事实上,频发的城管暴力执法事件曝光之后的官方已经不是第一次用这一种解释。打人的是临时工,不是城管局的正式编制,是临时工的素质和服务意识差。有编制的领导都没有动手打人,说明城管还是整体素质较高的。暴力执法事件中城管局责任不大,要说责任,充其量是用人不明。但是这样解释似乎又漏洞百出。那好,我提出我的问题。一问,下属可以当着领导的面直接踩踏商户头部?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下属或者说城管如此光明正大地殴打商户首先是得到了默许,而这种默许是可怕的。二问,执法程序性表现在哪?在未出示证件的情况下直接没收车辆、未穿制服的黄衣女子下车直接殴打商户、执法人员可以踩踏抵抗人员的头部等这些表现都显得完全没有体现法律的严肃,而恰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或者说暴力性特征,那么我们高呼了多年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算什么?三问,为什么多次暴力执法的都是临时工?临时工就算没有编制,他的行为也代表着政府的执法行为。城管局的解释只是一种推脱责任的托词,临时工成了替罪羔羊。政府官员在此类事件曝光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给自己脱罪,而不是反省在此类事件中所隐含的潜规则。这也是暴力执法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打人的都是临时工,临时工都打人了。我真得很想问问执法人员在打人的时候难道真的只是一时的意气,而不是仗着自己身上的制服的某种任性?人都处理了,事件该告一段落了吧?我倒觉得不以为然,等在发生一起类似的事情之后,再如法炮制,那么民众就再也不觉得奇怪了,再多有几起就见怪不怪了。主管部门就会想,领导都给处分了,打人的都处理了,还能怎么样?我想说的就很文艺了,那就是希望类似的暴力执法事件不再发生。那么如何根本上断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呢?其实还是制度的问题。我国公务员目前仍然未能从管理者的工作中自觉出自己服务者的角色,这与我国深厚的官本位和监督缺位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真正把公务员当成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那么所谓的“临时工”式打人事件才可以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