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献综述题目:关于融资租赁若干问题探讨专业财务管理学号200710113204学生姓名刘俊君指导教师岳森日期2011年4月29日文献综述1选题背景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是一项区别于传统租赁、分期付款销售和抵押贷款的新的交易形式,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新的边缘行业,具有投资、融资、促销、资产管理等功能。自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融资租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成长为一项重要的产业。目前,在某些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渠道。以美国和日本为例,2004年,美国制造厂商80%以上的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美国融资租赁的渗透率(即全社会固定资产以租赁方式投入和购置的比率),自1984年以来一直高踞30%以上,最高达到38%。目前美国有80%以上的企业采用设备融资租赁,美国的融资租赁业成交额约占世界融资租赁业的45%。根据日本融资租赁事业协会统计,2003年,日本融资租赁业交易额为73778亿同元,约合600多亿美元。融资租赁设备投资额65917亿日元,约合520亿美元,占民间设备投资额比例为8.7%。我国的融资租赁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一种吸引外资的方式从国外引进的,至今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然而,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却是一波三折,并始终没有融入国民经济的主流地位。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社会各界对融资租赁的内涵认识不清、政府对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会计、税收政策和监管体制的建设滞后、以及全行业范围的租金拖欠,使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几乎陷入了行业萎缩的境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正处于恢复发展的时期。截至2007年年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相继取得金融租赁牌照,旗下金融租赁公司相继成立,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2国内外关于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大部分国外学者从融资租赁的成本分析、税收和折旧准则对融资租赁决策的影响等角度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Barclay和Smith(1995)的研究揭示,边际税率更高的企业更易采取融资租赁方式。Finucane(1988)的研究指出,税收因素并不和一个企业的融资租赁水平显著相关。此外,Laser和Levis(1998)的研究证实,与不存在融资租赁的企业相比,运用融资租赁的企业有着更高的税费。Bowman(1980)通过对92家美国企业1973年的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存在高额借款债务的同时也存在融资租赁活动。Ang和Peterson(1984)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融资租赁和借款融资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inucane(1988)也得出了融资租赁和借款融资正相关的结论。Lasfer和Levis(1998)认为,对于上市和非上市中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对借款融资的替代手段;而对于大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则是对借款融资的一种补充。PeterJ.Athanasopoulos和PeterW.Bacon(2004)对杠杆租赁中的再投资收益率(折现率)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不同的现金流计算方法在相同的再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最终的决策是一样,投资收益率也必将等于期望的收益率。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典型的金融服务业务,其风险管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相关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信用风险的管理、利率风险的管理以及汇率风险的管理。在信用风险方面,Grenadier和StevenR.(2001)为租赁的信用风险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决定均衡信用分布的理论框架。Schmit(2004)等人通过对一金融机构的上万件租赁产品运用样本组合的方法,分析了零售租赁的信用JxL险,估计了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并指出抵押担保在减少组合的信用风险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从期权的角度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其中的代表人物MondherBellalah(2002)运用实物期权的方法评估了在非完全信息情况下的租赁合约的价值,并给出了理论模型和均衡解。BuzzDoering,JanetPortman,FredS.Steingold(2001)针对具体市场和消费者对融资租赁作为第三大信用手段来进行分析,突出了融资租赁不同于银行信用及其他信用的特点和优势。另外,还有部分学者将对融资租赁的研究集中到租赁在资本市场的应用方面。ShawnD.Halladay和ChrisBoobyer(2005)都对租赁债权证券化作了研究,认为租赁债权证券化属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部分,是金融创新中的又一发现,应大力发展。国内的研究现状,因为我国融资租赁开展比较晚,关于融资租赁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但也逐步在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史燕平(2002)着重研究融资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