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甘肃省麦积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完整题库及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习近平主席在阐述党和国家的重要问题或者是重要讲话上经常引用儒家、法家、墨家的经典语句,下列名言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③①②B:③②①C:①③②D:①②③答案:A2.王某去世时留下一份遗嘱,载明将一把古琴赠与好友刘某。刘某得知此事后,既不表示接受,也不表示拒绝。三个月后,刘某与王某的继承人因古琴归属引发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继承,古琴归王某的继承人B:刘某的行为视为接受继承,古琴归刘某C: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古琴归王某的继承人D: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古琴归国家答案:C3.对“度”的理解,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煤气表上,1度煤气指在标准压强下的1立方米煤气B:啤酒的度数指所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浓度C:眼镜片的度数为镜片屈光度的100倍D:电表上,1度等于1千瓦小时答案:B4.周某与叶某结婚后,又与柳某办理了结婚登记,周某与柳某的婚姻()。A:有效B:可撤销C:效力待定D:无效答案:D5.下列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某省委办公厅B:某有限责任公司C:某市消费者协会D:某大学答案:A6.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A:由杜甲、杜乙继承B:由李某继承C: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D:由陈某继承答案:B7.“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结果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原则D:无过错责任原则答案:B8.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A:桥梁断裂B:通讯中断C:管道破裂D:山体滑坡答案:D9.公民、法人均可享有的民事权利是()。A:名称权B:姓名权C:肖像权D:著作权答案:D10.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到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总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A:自由自在,放荡不羁B:看破红尘,玩世不恭,超然物外C: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D:摆脱束缚,活得洒脱,争取美好人生答案:D11.下列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B: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劳动者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D: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答案:D12.诗句“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通感C:借代D:夸张答案:A13.万某父母健在,其死亡时妻子怀有身孕,在分割遗产时为胎儿保留了应继承份额。胎儿出生,因先天缺陷于次日死亡。为胎儿保留的份额应()。A:按无人继承的遗产处理B:由万某父母继承C:由万某妻继承D:由万某父母和万某妻共同继承答案:C14.甲、乙、丙合伙经营,甲因病死亡,其子丁19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丁不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B:经乙丙同意,丁可以成为合伙人C:丁只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D:丁因继承当然获得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答案:B15.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QQB:DosC:LinuxD:WindowsXP答案:A16.2012年1月1日,甲就自己的二手货车与乙签订了买卖合同。2012年1月5日,甲将货车交予乙。2012年1月7日,乙将购车款交与甲。2012年1月10日,甲、乙到车辆管理部门就该车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乙取得该车所有权的时间是()。A:40909B:40913C:40918D:40915答案:B17.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主要通过()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A:电离作用B:激发作用C:辐射作用D:裂变作用答案:A18.甲写完日记后忘记锁回柜中,被办公室的同事乙发现,乙浏览了甲的日记,并将其发到网上,给甲的生活带来无尽烦恼。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A:健康权B:隐私权C:荣誉权D:名誉权答案:B19.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大要素,按照我国的法律,下列关于民事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