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日前,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下称“假日办”)公开发布了一份《2012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称,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76亿人次,旅游收入1014亿元。不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春节期间实际的旅游总接待人数应为2.5亿人次,总收入为1380亿元。这两个数据分别超过“假日办”报告数据的58%与36%。纵向不能加横向不可比国内旅游统计中,“纵向不能加、横向不可比”的情况早已存在。2010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国内旅游人数是21.0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如把各省区市旅游局公布的数据相加,国内旅游人数是46.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是4.2万亿元,分别相当于全国数据的2.2倍和3.3倍。多年来,各地公布数据相加之和大于全国数据已成常态。各地公布的国内旅游统计口径也不统一。今年“假日办”公布的1.76亿人次中,过夜旅游者(仅限于住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为4180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1.34亿人次,分别占24%与76%。北京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6659万人次,其中,过夜旅游者1154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5505万人次,分别占17%与83%。在各省区市的春节统计中,只有下面7个省区市公布了过夜游与一日游游客的数据。其中,一日游游客的比重分别为:重庆69.7%,内蒙古63.5%,广西69.4%,甘肃63.1%,青海77.1%,海南28.9%,新疆26%。按历年、历次全国“黄金周”期间的统计数据,过夜游客与一日游游客之比约为1∶5。产生地方之和大于全国数据的原因首先是统计标准的不准确、不合理。《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规定,“国内一日游游客:指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个小时,不足24个小时,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过夜的国内游客”。按该规定,只要超过6个小时、10公里的游憩、娱乐、医疗、购物和会议活动,都可算作“一日游”,显然这个标准过于宽泛,把大量在市内、市郊和周边的当天返回者都可以算作“一日游游客”,而他们实际上是在本地及周边休闲娱乐的城市居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者。产生地方之和大于全国数据的技术性因素还在于统计方法的不规范、不统一。目前,各地国内游客统计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各类旅游住宿设施的住客人数;二是各类旅游景区景点的游客人数;三是旅行社的接待人数。把三者合起来统计,必然发生1个游客被计算为多个游客的重复统计。如1个游客参加了5日游旅行团,旅行社统计1个人次,住两个宾馆被统计为两个人次,游览了4个景点被统计为4个人次,这些数据归到旅游局那里,1个游客就被统计为7个人次。无限泛化旅游概念助长了旅游界浮躁风气确定“国内游客”的确切含义与范围,是规范国内旅游统计的基础。国内游客是否包括一日游游客,各国做法不尽相同。欧洲、大洋洲国家和国内旅游,一般不统计一日游游客。例如,英国是指在外逗留一夜以上的游客,按外出目的分为度假探亲、商务会议及其他目的三类,按外出时间分为1~3夜短期和4夜以上长期两种。1979年,澳大利亚规定“旅游者是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至少40公里以外,在该地至少停留24个小时,但最多不超过12个月”的人,并明确规定,“当地居民对该地旅游景点的访问不应该包括在内”。美国则包括一日游游客,1988年的标准是:“旅游者是除了上下班通勤之外,出于商务、休闲、个人事务或任何其他目的,外出旅行至少160公里(单程),无论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统计概览》中,对国内旅游统计的唯一渠道是“旅游住宿设施”,统计指标包括“酒店和类似住宿设施接待人数(万人数)”“酒店和类似住宿设施接待人天数(万人天)”“非常住旅游者在所有旅游住宿设施的平均停留时间(天)”,即:万人天÷万人数=平均停留时间(天)。这种统计口径只计算在旅游住宿设施中的过夜游客,因而能有效地解决重复统计问题,因为1个游客不管1次旅游到过几个地方、几个景点、被几个旅行社接待,每天只能住宿1夜次。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国内旅游”的统计体系中,只计算在旅游住宿设施中过夜的游客,不计算一日游游客,是科学、合理的,可以说是国际标准。旅游界公认的关于旅游行为的定义是:离开惯常环境或惯常居住地,从事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和探亲访友的活动。城乡居民在惯常居住地的不过夜的游览、娱乐、健身、购物、探亲访友和会议等活动,实际上依然是在惯常环境下的休闲性或事务性活动,并没有发生异地经历与异地体验,因此不能称之为旅游与旅游者。目前,我国的统计标准混淆了异地休闲与本地休闲的区别,模糊了旅游是异地休闲的本质特征,把“旅游”与“旅游者”的概念无限泛化,有的地方甚至把“黄金周”期间城镇居民购物、餐饮和娱乐等消费都计入“旅游”收入,其后果是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