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内部使用安徽省郎溪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内部题库(考试直接用)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陈某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童星,陈某的父母在偶然的机会发现商店在未征得同意,在陈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在商店橱窗广告中使用其肖像做广告,该商店这种行为()。A:侵犯了陈某的荣誉权B:侵犯了陈某的名誉权C:侵犯了陈某的隐私权D:侵犯了陈某的肖像权答案:D2.甲驾驶车辆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由谁承担?()。A:丙B:乙C:甲D:乙和丙答案:B3.关于合同解除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委托合同的解除不具有溯及力B:在合同尚未完成履行时,解除具有溯及力,当事人之间当然回复原状。给付人请求受领人返还给付物的权利是债权请求权,而不是所有物返还请求权C:协议解除不可以与赔偿损失并存D:违约解除有溯及力时,增加的返还费用,应由违约方和守约方共同负担答案:A4.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体现的是()。A:形成权B:相对权C:支配权D:请求权答案:B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A:地震中喷沙冒水的现象也是地震晃动产生的结果B:地震中道路旁出现的地裂缝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关C: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横波产生的大振幅晃动D:地震中发生的火灾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答案:B6.甲不慎坠河,行人乙跳进水中将甲救上岸,其间甲口袋中的钱包不慎掉落,乙因为救人使自己腿部受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应赔偿甲丢钱包的损失,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B:乙不应赔偿甲丢钱包的损失,甲不应支付乙的医药费C:乙不应赔偿甲丢钱包的损失,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D:乙应赔偿甲丢钱包的损失,甲不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答案:C7.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是受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答案:C8.方某遛狗时,狗突然挣脱绳索,咬伤3岁的李某。当时李某的父亲正在用手机打电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某承担主要责任B:方某应当负全部责任C:李某父亲承担主要责任D:李某父亲应该负全部责任答案:B9.下列关于侵权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A: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B: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C: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D: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答案:D10.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设立遗嘱B:先占C:创作文学作品D:无因管理答案:A11.5月3日,甲与乙达成了购买房屋的意向,5月5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买卖合同,5月10日乙向甲交了钥匙,6月18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请问,房屋所有权何时转移?()A:45415B:45422C:45461D:45417答案:C12.下列关于赠与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赠与人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1年B:赠与合同可以附加义务履行C: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一般情况下可以撤销赠与D:赠与合同一旦生效且无任何撤销情形,则赠与合同必须履行答案:D13.2014年,全国城市公办幼儿园仅占学前教育学校的:A:0.096B:0.075C:0.104D:0.066答案:B14.北京时间2008年1月5日20:00,小强在广州给在古巴哈瓦那(哈瓦那在南美洲,与北京时差为13小时)出差的父亲打电话,语言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D: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答案:B15.诗句“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借代B:夸张C:通感D:拟人答案:D16.甲、乙就一套登记在乙名下的房屋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法院判决该诉争房属于甲所有,判决已于2012年3月10日生效。2012年3月15日,甲就该房屋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但由于甲还没来得及办理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