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新)XX县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丁市长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XX县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作以汇报:一、基本情况凤翔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古老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县共有10多个基本成熟的景区(点),有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雍城遗址,省级风景名胜区东湖;有体验自然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元山庄、羊引关自然风光、雍城湖环湖观光、五曲湾秀山水色等景点4处;灵山佛教文化和宝玉山道教文化宗教圣地2处;六营民俗村、大海子“羊肉宴”、豆腐村“豆腐宴”、周家门前“萝卜宴”美食民俗村4个;星级宾馆饭店3家,其中三星级宾馆饭店1个(西凤大酒店),二星级宾馆饭店2个(凤凰宾馆、东湖宾馆);aa级文化旅游产业景区1个(凤翔东湖),a级文化旅游产业景区1个(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民俗文化产业门类近百种,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纪念品,诸如彩绘泥塑、木版年画、木旋玩具、剪纸、刺绣、皮影、草编、马勺脸谱、铜铸工艺、花灯、罩金漆器、烟花等,品类繁多,绚丽多彩,享誉海内外;能为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的各种营业性车辆200多辆,大部分景区都有公交车直达;直接从事文化旅游产业服务人员近千人,间接从业人员3千余人。二、主要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物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潜心打造苏轼文化、先秦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张牌,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域和规模,将文化内涵与旅游产业景点紧密嫁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环境,打造重点景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今年1——5月份,文化旅游产业收入达2.3亿元,接待游客61.8万人次,实现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收入4.6亿元。特别是“五一”黄金周期间,东湖景区、灵山静慧寺、先秦陵园博物馆、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以及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景区(点),提前迎来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峰期,出现了“井喷”,就三天时间,全县共接待游客达27.6万人次,同比增长34.6%,综合收入1347万元,同比增长15.2%。(一)规划引领,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我县针对凤翔东湖规模容量小、服务设施滞后的问题,决定在年内完成东湖景区总体规划和南广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中国旅游规划设计院拿出了规划的初步意见和建议,正在抓紧搜集资料、提供素材,规划正式编制可望在近期全面启动,东湖的发展框架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拉大。(二)项目带动,为文化旅游产业景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我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上档升级的战略性举措。一是继续实施东湖整治工程。今年,投资600多万元,实施景区西大门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西大门主体工程和排污渠加盖工程;投资80多万元实施南湖防渗工程,可望8月底完工,使景区档次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从今年5月1日开始,东湖实现全面免费向公众开放,东湖真正成为外界了解传播苏轼文化、扩大宣传凤翔影响的重要窗口。二是实施灵山开发工程。今年灵山景区二期开发工程将全面实施,计划完成印象西府和高36米的大佛雕塑工程,这一项目目前正在上报待批。继续改善灵山景区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逐步推进灵山向国家4a级景区迈进,积极打造佛教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三是实施先秦陵园博物馆建设工程。已经完成了秦公一号大墓墓圹南坡加固工程。今年计划投资100万元,实施墓圹围栏建设工程和馆门前广场及院内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扶持引导,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我们一方面,规范引导促发展。充分挖掘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坚持走以旅助农的发展道路。我们对六营民俗村、大海子羊肉宴农家乐、豆腐村豆腐宴、周家花园民俗村萝卜宴、开元山庄等度假休闲场所和索落树、尹稼坞等设施农业村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清理三堆三乱,实施绿化美化,同时加强对农家乐和民间艺人的教育管理,不断提升服务层次,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促发展。通过策划包装,积极争取项目等措施,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协助豆腐村办起了10家豆腐宴农家乐,清素美味的豆腐宴成为适合现代人口味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全县已建成农家乐120余家,接待游客10多万人,创收230多万元。最近,又启动了周家花园美食民俗村农家乐项目,该项目最具代表性,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四)传承保护,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一是抓点带面,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