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贵州省观山湖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含答案(基础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关于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B: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C: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D: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行使权利时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答案:A2.王博拥有一套别墅,他的下列哪种行为不能体现物权的性质?()A:王博制止欲侵占此别墅的赵某B:王博出卖此别墅后要求买主付款的行为C:王博将别墅作抵押进行贷款D:王博居住于此别墅的行为答案:B3.惠能和尚有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此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否认心外物质世界的存在B:无限夸大心的作用C: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D: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答案:C4.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合同之债D:无因管理之债答案:B5.甲、乙、丙合伙经营,甲因病死亡,其子丁19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丁不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B:丁因继承当然获得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C:经乙丙同意,丁可以成为合伙人D:丁只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答案:C6.自物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包括四项权能,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四项权能?()A:使用权B:处分权C:收益权D:所有权答案:D7.某县公安局民警李某在饭店宴请战友时,与饭店经理王某发生冲突,并将饭店的彩电砸坏,饭店向李某多次索赔无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饭店应向法院直接起诉李某,要求赔偿损失B:饭店可直接要求县公安局赔偿损失C:饭店可直接向市公安局提起行政复议D:饭店应向法院直接起诉县公安局,要求赔偿损失答案:A8.飞黄公司聘用小张专门从事汽车节油装置的开发研究并完成了主干内容研究,期间小张利用空余时间设计出了一款新颖的汽车外观设计,三年后小张跳槽到腾达公司从事汽车节油装置研究,不足两个星期便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节能技术。则()。A:汽车节能技术的专利权人为腾达公司B:汽车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为小张C:汽车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为飞黄公司D:汽车节能技术的专利权人为小张答案:B9.人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轨迹,人的一切言行总是一定“轨迹”的体现。资产阶级的唯我主义的形成是圆内半径运行轨迹的结果。这个“圆”的圆心就是“我”,“半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A: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自我标榜B: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唯我”,一切利害得失均以“我”为核心C:资产阶级世界观是由总以“我”为核心去处理利害得失而形成的D: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是唯我主义的表现答案:C10.甲的母亲去世后,甲的父亲将住宅独自占用。甲对此非常不满,遂停止向无劳动能力的父亲提供生活费。其父将甲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甲每月向其父提供生活费10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B: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D: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答案:D11.甲是某巨星的私生子,某报未经甲的允许报道了此事,使甲受到该明星“粉丝”的围观,并被人肉搜索,给甲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该报的行为()。A:侵害了甲的名誉权B:侵害了甲的姓名权C:如实报道,没有侵权D:侵害了甲的名称权答案:A12.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字画仍应归甲所有B:因乙是将该字画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C: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