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本课有三个子目,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述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一战后的国际秩序,讲述了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以及这两个会议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需要指出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地图,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及日德兰海战的地理位置,培养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2.运用文本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3.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秩序的影响,认识全人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望,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战壕士兵生活日志日期:1915年6月10日1/15黎明:开始“每日的厌恶行动”,即向敌方发射一连串的来福枪及机关枪攻击。攻击完成后将枪清洁干净,供上面检查。早上:吃过硬似石头的果酱面包、喝过一杯充满汽油味的水后,一组人便出动去维修或更换铺在地上的遮泥板,并将沙包塞满沙,放在战壕前方。这些沙包是阻描敌方射击用的。下午:完成上午工作后,由于四处臭气熏天,令我胃口不佳,因此只吃了几块芝士夹饼,下午十分清闲,我们围着一起玩纸牌,玩了一个多小时,我便独自坐在一旁,写信给家人、写累时便睡一会。起来时,我的好战友刚刚站岗回来,他看来十分疲倦,我们每人都要轮流站岗,每次两小时,我认为这是最艰苦的工作。晚上:吃过炖菜罐头,便开始晩上的工作。一些士兵被指派去维修铁丝网,而我和其余士兵则被派去突袭敌方。我们爬过“无人地带’并向敌方的战壕投掷手榴弹。今次行动十分顺利。回到阵营后我用水稍稍抹过全身便返回防空洞睡觉。但只睡了3小时,突然感到下身一阵痛楚。我将手伸下去,发现有一只老鼠正咬着我,我被吓得大叫起来。——《新视野世界历史》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士兵的日记,通过日记,我们认识了战争的残酷。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结果如何?战后的国际秩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又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本课需要探讨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士兵的日记,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师也可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讲授新课】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2/15(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教师出示英法美德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图表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图,提出问题“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什么后果?”从两张图表可以看出: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英、法。但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占有状况,还是按照旧有的力量对比划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它们之间的新矛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他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但是亚洲诸国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当这个要求不能满足的时候,后起的国家通过战争解决。(2)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俄奥的矛盾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扩张,怕它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独立。德俄之间的矛盾是争夺巴尔干地区。法意之间的矛盾是突尼斯问题。3/15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既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同盟条约”首先缔结。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