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容皮肤科学教学大纲(CosmetologySkinScience)(供五年制中西医临床专业(美容医学)专业使用)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美容皮肤科学是近20年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学科,是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皮肤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美容皮肤科学侧重研究损容性皮肤病对人的心理、容貌、和形体美的影响,把去除疾病,调整皮肤的功能与结构,提高心理素质,达到维护、改善、修复和再塑人体皮肤之健美,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提高生命质量作为主要实施目标。本教材除传统皮肤性病学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见病种以外,增加了损容性皮肤病的篇幅和美学治疗手段,并对部分损容性疾病进行了审美评价,交好地把医学、美学、皮肤科学融为一体,突出了本教材的特色。目的:美容皮肤科学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临床学习两部分。前者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进行理论讲授;后者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边教边学的方法。掌握美容皮肤科学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防治原则和护理。逐步提高对美容皮肤专业学习的能力,为毕业后进一步应用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容皮肤科学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等等基础学科关系密切,同时又是中医美容学、美容外科学、物理美容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二、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72,其中理论63学时,见习9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课程学时分配表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习题理论及讨小计时数实验实训见习其他论课程内容绪论、皮肤解剖和组织结构22皮肤解剖和组织结构22皮肤生理与免疫功能44皮肤免疫学基础22皮肤组织病理22皮肤病的病因、症状与诊断44皮肤病的防治与护理44皮肤、毛发及甲的美容保健22皮肤美容心理与咨询22病毒感染性皮肤病22真菌感染性皮肤病44细菌感染性皮肤病22动物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22变态反应性皮肤病66血管性皮肤病2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44皮肤附属器疾病44红斑鳞屑性皮肤病22物理性皮肤病44角化性皮肤病、粘膜疾病22遗传、营养与代谢性皮肤病22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3399总计6372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1.教材张其亮.《美容皮肤科学》.2002年7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1)张信江.《皮肤性病学》.2009年7月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2006年1月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四、课程考核《美容皮肤科学》为考试课程,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即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试卷形式进行考试为主,结合平时的课堂提问、考勤、见习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美容皮肤科学的实施范围和体系结构了解美容皮肤科学发展简史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美容皮肤科学发展简史一、美容皮肤科学的萌芽阶段二、美容皮肤科学的初步形成三、美容皮肤科学的学科展望第二节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二、美容皮肤科学的性质三、美容皮肤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三节美容皮肤科学的实施范围与体系结构一、美容皮肤科学的实施范围(在临床实施方面)二、美容皮肤科学的体系结构【教学方式与学时】讲授法学时1第二章皮肤解剖和组织结构【目的要求】熟悉1.皮肤的组织结构2.皮肤的解剖3.皮肤的附属器了解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及神经【教学内容】第一节皮肤的解剖第二节皮肤的组织结构一、表皮二、真皮三、皮下组织第三节皮肤附属器一、皮脂腺二、小汗腺三、顶泌汗腺四、毛发与毛囊五、甲第四节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及神经一、血管二、淋巴管三、肌肉四、神经【教学方式与学时】讲授法学时3第三章皮肤的生理及免疫功能【目的要求】熟悉1.皮肤的屏障作用及免疫功能2.皮肤的吸收作用3.皮肤的常驻微生物及微生态平衡了解1.皮肤是人体美的载体2.皮肤发分泌和排泄作用3.皮肤的感觉作用4.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5.皮肤的代谢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皮肤是人体美的载体第二节皮肤的屏障作用和免疫功能一、对机械性损伤的防护二、对物理性损伤的防护三、对化学性刺激的防护四、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五、防止体液过度丢失六、免疫作用第三节吸收作用一、皮肤吸收的途径二、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第四节分泌与排泄作用一、小汗腺的分泌与排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