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是工程测量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研究和解决道路工程施工前后的所有测量和放样工作。1工艺特点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是道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技术工作。在道路工程施工中,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道路施工技术规范和经过批准的道路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保证线路顺利施工并控制路线线性与高低。2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种等级公路施工测量。3工艺原理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原理:利用线路平面施工控制点,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控制线路线性外观;利用线路高程施工控制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控制线路纵向坡度和横向路拱坡度。图1工艺流程图4工艺流程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流程见图1。5工艺要点5.1施工准备资料收集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应收集的资料主要有:道路平面总体设计图(即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路面横断面结构图(即路面结构图)、路基设计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埋石点成果表(包括导线点成果表、水准点成果表)、逐桩坐标表及相关测量规范等。熟悉资料对各种设计图表文件的分析,重点掌握如下要点:1)路面宽度、路基施工宽度、底基层施工宽度、基层施工宽度;2)线路纵坡度、横坡度、填方与挖方边坡坡度;3)竖曲线要素、平面曲线要素;4)路面结构层各层的厚度。现场勘察测量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后应全部熟悉设计图表文件,同时进行施工现场勘察核对,主要内容包括:1)考察施工线路起、终里程桩的实地位置;2)对照线路设计纵横断面图查看沿线地形;3)考察道路沿线施工控制点(导线点、水准点)的实地位置、完好程度、通视情况,并拟订控制网加密测量方案;4)查看道路定测时的中线桩点情况,为恢复中桩做准备;5.2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所用的控制网点(导线点、水准点)成果由业主提供,它是在设计勘察阶段布设的。由于从道路勘察设计到道路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为保证施工精度,必须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为满足施工需要,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加密测量。控制网复测1)施工单位进场后,在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由施工单位和业主三方进行控制点桩位交接,各方人员持交桩表逐桩核对、交接确认。现场控制点移交时应注意点位标识是否清晰、点位是否牢固,并应与移交资料相符,现场点位不清晰、不牢固或与资料不符时应在移交纪要上注明;遗失的桩位坚持补桩,无桩名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以定正。现场点位移交完毕后参加点位移交的各方代表现场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控制点的交接桩记录保存两份原件用作竣工文件使用。2)施工单位使用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对交接的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核联测。复测前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资料计算点间转折角、边长、高差,在现场与实测结果相比较,当误差较大时应查明原因。控制点复测的外业工作结束后进行施工控制点坐标和高程的复核计算。一般来说,以业主提供控制点资料的前两个施工控制点和最后两个施工控制点作为已知点进行平差(平面和高程)。同时,应整理复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确认。5.2.2控制网加密测量1)加密点的选点要求:通视良好、桩位埋设稳固,便于保护、加密点密度应能满足施工现场放样要求、点位清晰;2)加密测量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测量精度必须满足施工放样精度;3)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方案可采用附合导线测量、闭合导线测量等形式;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方案可采用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等形式;4)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成果资料应报监理工程师确认。控制网测量技术要求各等级控制测量精度及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和表2。表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DJ1DJ2DJ6三等143<+20<+1.8<1/15610_3.6处<1/550四等91.5<+18<+2.5<1/846_5基5W<1/350一级40.5<+15<±5<1/3_2410季<1/150二级2.40.25<+15<±8<1/140_1316Jn<1/1三级1.20.1<+15<±12<1/70_1224妒<1/50注:1表中n为测站数;2.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2.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5-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5-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5-1中规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