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总第131期)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海霞(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0051)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从整体性短缺经济向结构性过剩经济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着产业、行业、区域结构失衡,核心技术含量不高,FDI利润汇回给国际收支带来潜在风险等新问题。因此,要提高我国利用FDI的质量和效果,需调整和改进利用外资的政策,均衡引导外商直接投资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注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开拓新的引资途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从引资到引知的战略转移;规范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失衡;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3-0028-04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量流入发比重最小。①这种投资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产出展中国家。2009年,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合偏高是一致的,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同外资金额1935.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900.3亿美元,同比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分别下降14.8%、8.4%和2.6%。2010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二)行业分布结构失衡外商投资企业3163家,同比增长14.5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在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布结构不1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4.86%。中国连续17年成为利用外资均衡,在各行业内部的不均衡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外商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吸引外资年均增长在第二产业的投资中,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且对劳动密集20%,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2倍多,居发展中国家第一型产业和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业投资比较多,而对高科技行位,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外贸出业的投资明显偏少;第三产业则集中于房地产业,而房地产口、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弥补国内资本的不足、增加就业机沉淀的资金给经济走出低谷带来困难。会、稳定人民币汇率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我国经济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约70%集中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毫无疑问,外商直接投资对推动我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制造业实际吸收的外商直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增强综合经济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接投资占总金额的比重约为56%,2000年以来,该比重呈显著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上升趋势,2004年超过70%,比1997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在国从整体性短缺经济向结构性过剩经济的转变,虽然外商直2005年以后虽然有所下降,但2005~2009年间仍然达到50%以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依然强劲,但在引进外商上。2009年,外商投资制造业新设立企业9767家,实际使用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对我国经济发展产资金额467.71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1.68%和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对此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51.95%。制造业吸收外资主要集中于2009年,外商投资主要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问题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一)产业分布极不平衡制造业是我国较成熟的行业,而外商对该行业的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在各产业的分布呈现出高度的不平衡性。投资,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外资未能充分引导我国新兴行业这种不均衡突出表现为:2009年,我国在外商投资中流入第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我国行业结构的失衡。而且,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比重明显偏高,实际使用金额达到这种投资结构也容易使外商借此转移过时的设备和技术,从500.7亿美元,所占比重高达55.6%;第三产业次之,实际使用而抑制我国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可见外商投资产业过于集金额为385.3亿美元,所占比重为42.8%;第一产业最少,外商中、低水平重复引进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投资农、林、牧、渔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96家,实际使用外同时,在第三产业中,外商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比重过资金额14.29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全国总量的3.82%和1.59%,高,2009年房地产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69家,同比增长25.8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7.96亿美元,占第三产业实际投收稿日期:2010-03-24作者简介:毕海霞,女,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