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禽畜产品贮藏保鲜原理第一节肉的贮藏保鲜原理一、肉产品的化学组成及性质不同种类的牲畜,年龄,性别,及不同部位的肉其化学组成均有所不同,但最主要是在脂类含量上的差别。水分:是肉中含量最多的组成部分,不同组织中水分含量的差异很大。肉中水分的存在形式蛋白质肉是优质蛋白的极好来源,肌肉中的蛋白质约占20%。肉质蛋白包括肌原纤维蛋白,肌浆蛋白质(球状蛋白),肉基质蛋白质。(1)肌原纤维蛋白质:为结构蛋白,由丝状的蛋白质凝胶构成,是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约占肌肉总蛋白量的2/3。﹡肌球蛋白:又叫肌凝蛋白,构成肌原纤维中的暗带组成部分,具有ATP酶的活性,对热很不稳定。(2)肌浆中的蛋白质:主要功能为参与肌纤维中的物质代谢。脂肪肌肉中的脂肪大多附着于肌膜上,有“蓄积脂肪”和“组织脂肪”之分。在肌肉组织成分中,脂质的含量变化最显著,畜肉脂肪在10%~90%间波动,禽、鱼类在2%~11%之间。动物性脂肪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及少量的磷脂和固醇脂。浸出物指除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外能溶于水的浸出性物质,含量为2%~5%,包括含氮浸出物和无氮浸出物。(1)含氮浸出物含氮浸出物为非蛋白质的含氮物质,约占1.5%,如游离氨基酸、磷酸肌酸、核苷酸类(ATP、ADP、AMP、IMP)及肌苷、尿素等。这些物质左右肉的风味、为香气的主要来源。(2)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为不含氮的可浸出的有机化合物,约占1%,无氮浸出物主要是糖原、葡萄糖、麦芽糖、核糖、糊精,有机酸等。这些物质对肉的pH、保水性、颜色等均有影响,并且影响肉类的保藏。矿物质畜禽肉中矿物质含量在0.8%~1.2%之间,主要有磷、钙、铁等,肉类铁的存在形式有40%左右是血红素铁,由于不受膳食因素的干扰,其生物利用率高。维生素畜禽肉类中脂溶性维生素很少,水溶性维生素(VC除外)非常丰富,如猪肉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包括核黄素、硫胺素、泛酸、吡哆酸、胆碱等;肝脏富含维生素A,其中鸡、鸭肝中的VA含量明显高于牛羊猪的肝脏;禽肉中还含有维生素E,因此在-18℃冷藏条件下,贮存一年也不易酸败。二、肉产品的物理性质肉的色泽肉的色泽是指肌肉的颜色,是由组成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比例所决定。但与畜禽的性别、年龄、肥度有关,也与畜禽的宰前状态、放血是否完全、冷却、冷冻等加工情况有关。肉的风味肉的风味是指生鲜肉的气味和加热后肉制品的香气和滋味。气味:一般生鲜肉有各自的特有气味,但气味的主要成分却属于同类物质,有乙醛、丙酮、及微量的乙醇、甲醇等。滋味:肉类烹制的时候,由于糖和氨基酸的相互作用、油脂和热氧化作用和硫胺素降解作用,使肉类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滋味,肉的滋味,包括有鲜味和外加的调料味。肉的鲜味成分主要有肌苷酸、氨基酸、酰胺、三甲基胺肽、有机酸等。而家禽所含的油脂和脂肪是与众不同的,与气味结合产生了特征的“禽肉”风味。3.热学性质(1)比热容和冻结潜热含水量越高,比热容和冻结潜热越大;含脂肪量越高,比热容和冻结潜热越小。(2)冰点随动物种类、死后存放条件及肉类所含盐分的浓度而不同。(3)热导率与温度升降的速度及肉的内部组织结构有关。肉的嫩度影响肉嫩度的因素有品种、年龄、性别、肉的部位、肌肉的结构、成分、肉脂比例、加工条件、保存时间等。肉的保水性也称为持水性、系水性,是指肉在压榨、加热、切碎搅拌时,保持水分的能力,或在向其中添加水分时的水合能力。影响保水性的主要因素:﹡蛋白质:肉中少量与蛋白质结合的束缚水对保水性影响不大。参与肉保水性变化的主要是游离水。水在肉中存在的状况也叫水化作用,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pH值:添加酸或碱来调节肌肉的pH值,并借加压方法测定其保水性能时可知,保水性随pH值的高低而发生变化。当pH值在5.0左右时,保水性最低。﹡金属元素:肌肉中含有Ca、Mg、Zn、Fe、Ag、Al、Sn、Pb、Cr、Mn等多价金属元素,在肉中以结合或游离状态存在,它们在肉成熟期间会发生变化。﹡动物因素:畜禽种类、年龄、性别、饲养条件、肌肉部位及屠宰前后处理等,对肉保水性都有影响。三、肉产品的成熟指动物经屠宰后,其身体内部持续的生命活动而使肉质发生变化的过程。1.肉的僵直:指动物死后其肌肉出现的肌肉伸展性消失及硬化现象。原因:﹡酶活性促进成熟过程﹡肌肉内产生乳酸、磷酸使pH值降低,导致保水性下降﹡ATP的丧失和肌动球蛋白的形成,使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间有效空隙大为减少,保水性降低肌肉僵直的三个阶段:迟滞期、急速期、最后期肉的自溶:僵直期后(约1~3d),肉的水合性徐徐升高,而僵直逐渐解除的过程。原因:﹡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