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XX县区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关于羊角镇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人:陈虹霖(二0一二年四月十八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进程,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战略决策,按照县畜牧局2012年工作安排,羊角镇畜牧兽医站、羊角镇人民政府和乡上负责人及部分村兽医人员,从4月12日开始,集中两天时间,由站长带队,对全镇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镇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县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下,我站紧紧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立足市场调结构,因势利导建基地,以点带面推典型,强化科技增效益,整合资源舞龙头,狠抓项目强基础,畜牧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1年,全镇牛、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200头、24211头和34568只,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35%、1.8%和0.26%;畜牧产业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调查显示,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社会贡献日益突出的同时,畜牧业在生产方式、市场拓展、运行模式、产业基础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带动了产业层次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是规模养殖进程加快,形成了群龙起舞的产业格局。我镇立足实际,积极引导农民在分户经营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到2011年底,已建成养牛村2个,十头以上养牛大户11户;养猪村10个,1100头养猪村5个,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场和专业大户23户;笼养鸡村2个。培育规模养殖户14户,养殖畜禽34568只,占全镇畜禽饲养总量的56.8%。二是典型效应开始凸显,趟出了适合我镇畜牧业发展的路子。近年来,全站职工包片驻村,业务部门示范抓点,基层干部带头建点,为产业的起步发展,逐步壮大,稳步提升发挥了导向、表率作用。三是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效互动。围绕基地建设,屠宰、加工、运销等配套产业和市场体系逐步兴起,系列开发、转化增值、贸工牧一体化初步上路。四是防检疫工作得到加强,保证了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把搞好动物防检疫工作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按照“预防为主”、“依法治疫”的方针,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紧急预案、实施重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加大动物源头管理力度,强化综合防治措施等,有效控制了重点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保证了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存在问题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镇畜牧产业开发纵向看突破点不少,成绩裴然;横向看仍处于初始不发达阶段,发展速度和增长方式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生产方式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养殖实现了由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至目前,我镇畜禽养殖规模正在加速发展和扩大,但畜禽与人争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据调查,农村以家庭为主的畜禽养殖户对畜禽粪便管理不善,致使苍蝇、蚊虫肆虐,污水乱排,造成浅表水源污染,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2、畜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畜禽养殖品种繁多,多数养殖户普遍存在盲目追求新品种的错误理念,适合本地饲养习惯的畜种得不到改良和快速发展,导致各畜种之间均衡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资金、饲草、饲料资源,遏制了具有地方发展优势饲养品种总量的快速膨胀和产业形成。3、龙头带动作用不强。我镇龙头企业无论是养殖企业还是加工企业,从经营理念上以企业自己唱戏为主,企业拓展的市场空间不大,没有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影响了畜牧养殖效益的提高。4、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镇绝大多数养殖户缺乏原始积累,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困难,有钱建圈,无钱购畜,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国家在发展畜牧业上倾斜的政策性资金、项目资金太少,地方协调的各种信贷资金又往往门槛过高,发展规模养殖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饲养的快速发展。银行和信用社虽然在畜牧产业建设中给予很大支持,但由于贷款额度有限,仍然不能满足畜牧产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三、加快我镇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讨论,调研组特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夯实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基础。坚持块状发展,带状突破,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效益的关键环节,超常规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和公司化养殖,走大群体大规模的路子,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形成引领全镇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带,带动全镇养殖规模、科技水平和商品率的提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二)加大疫病防控工作力度,构筑发展现代畜牧的安全屏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依法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