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安徽省颍州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大全【夺冠系列】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某单位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________脱岗,________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A:擅自以至B:私自以致C:擅自以致D:私自以至答案:B2.为呼应近年全球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科技的“重大改变”,国际局势日益的“错综复杂、脆弱不稳”,2015年1月21日召开的达沃斯年会以“全球新局势”为主题,中心议题转变为:A:债务危机风险B:财政危机风险C:国家安全风险D:地缘政治风险答案:D3.收藏家金某向画家李某购买了一幅画,金某在对该画享有展览权的同时,还对该画享有()。A:物权B:抗辩权C:出租权D:改编权答案:C4.下列机构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某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B:某人事局C:海尔集团公司D:宋庆龄基金会答案:A5.医学专家宣布:他们经过临床试验发现,普通的感冒病毒可以杀死癌细胞。有多名自愿的患者在接受这项治疗后,身上的癌细胞都呈萎缩状。专家们指出,要运用基因工程的办法研究出能引起感冒的腺病毒有机体,让含有易变基因的癌细胞染上感冒。而这项新技术,估计每年可望挽救数十万名癌症病人的生命。A:今后要攻克运用基因工程让癌细胞染上感冒的新技术B:今后,将日益广泛地推广用感冒病毒治疗癌症这一新方法C:目前,正在开展的用感冒病毒治疗癌症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D:目前,癌细胞在感冒病毒作用下萎缩的这一事实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答案:A6.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上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B: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C: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D: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答案:B7.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是受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答案:A8.下列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某大学B:某市消费者协会C:某有限责任公司D:某省委办公厅答案:D9.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A: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B: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C: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D: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答案:B10.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约为97.4%B:2010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8.4%C:2014年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人数比2010年大幅减少,减幅超过40%D:2010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约为151.8万人答案:B11.除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外,对共有财产的重大修缮,应经占一定份额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方可。该份额为()。A:3/5以上B:1/2以上C:1/3以上D:2/3以上答案:D12.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A:由杜甲、杜乙继承B:由李某继承C:由陈某继承D: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答案:B13.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A:署名权B:广播电视组织权C:报酬权D:发表权答案:B14.依据我国现行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A:年满16周岁B:出生C:受孕D:年满18周岁答案:B15.甲先将一套商品房租赁给乙,后又将这套房屋卖给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现丙要求乙搬出房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要求乙搬出房屋是合法的B:甲将房屋卖给丙侵犯了承租人乙的优先购买权C: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不影响甲与乙的租赁合同效力D:甲与丙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答案:A16.甲、乙是夫妻,共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年,甲的老父亲因缺乏劳动能力而与甲、乙一家共同生活,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