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重庆市垫江县内部使用《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钢铁买卖合同,约定:如果2000年7月钢铁市场价格高于3千元/吨,或低于2千5百元/吨,则合同不再履行;如在2千5百元/吨至3千元/吨之间,则应于2000年8月交货。此合同为()。A:附期限的民事行为B: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C:无效民事行为D: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答案:D2.甲和乙(均12岁)是邻居,某日两人一起出去玩,路上见到某家门口站的一条狗很威风,甲和乙都很喜欢,想将狗抱回家中。后两人买了些馒头蘸了酒喂狗吃,想将狗迷晕抱走。正要将狗抱走的时候,狗的主人丙赶到,大声斥责,甲慌忙丢下馒头逃跑,却撞到路边骑自行车的行人丁,自行车倒下将乙砸伤,丁亦受伤。对于乙和丁的损失,责任应当由谁承担?()A:甲的监护人和丙共同承担B:乙的损失由其监护人承担,丁的损失由甲的监护人承担C:丁承担D:甲的监护人承担答案:D3.王博拥有一套别墅,他的下列哪种行为不能体现物权的性质?()A:王博将别墅作抵押进行贷款B:王博出卖此别墅后要求买主付款的行为C:王博制止欲侵占此别墅的赵某D:王博居住于此别墅的行为答案:B4.在管理中,非正式沟通的优点不包括:A:沟通速度很快B:沟通形式不拘,直接明了C:约束力强,易于保密D:容易及时了解信息答案:C5.甲将自己的自行车赠送给好朋友乙,但并未告诉乙这辆自行车的轮胎有慢跑气的问题,后导致乙骑车去抢购某打折商品时误了点没买上。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责任?()A:甲或乙B:甲和乙C:乙D:甲答案:C6.下列店堂告示不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是()。A:商店售出7日内包退包换B:偷盗超市物品罚款十倍C:本酒店谢绝自带酒水D:干洗衣物损坏只退还干洗费答案:A7.国家所有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产。在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根据200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土地B:草原C:无线电频谱资源D:电信设施答案:C8.甲、乙订立了一家猪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5头家猪,分别为家猪1、家猪2、家猪3、家猪4、家猪5,总价款为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0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家猪款项之前,甲保留该5头家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家猪。A:甲和乙B:甲C:租金应退还庚D:乙答案:B9.下列属于不动产的是()。A:沙漠里的帐篷B:水库中的鱼C:地里的土豆D:森林里的林木答案:D10.判断“抚仙湖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的依据是:A:通过对湖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B:公元110年东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C:东汉时期,云南横断山脉曾有火山岩浆喷发,导致地形改变D:抚仙湖地区正好位于小江断裂带西支的深断裂带上,历史上就是地震频发区答案:A11.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丙不能行使抵押权B:丙可向甲主张抵押权但须赔偿乙的损失C:丙可向乙主张抵押权D:甲、乙之间的合同因此而无效答案:A12.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丙B:己C:乙D:戊答案:D13.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无因管理之债D:合同之债答案:B14.这种绝对平均主义虽然充满着诱人的理想色彩,又有反对封建农奴制的革命性质,但归根到底,是不可能实现的________。A:无源之水B:虚无缥缈C:过眼云烟D:空中楼阁答案:D15.甲的母亲去世后,甲的父亲将住宅独自占用。甲对此非常不满,遂停止向无劳动能力的父亲提供生活费。其父将甲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甲每月向其父提供生活费10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答案:B16.某报社在一篇报道中披露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