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商隐祭文的艺术特色晚唐时代,李商隐为最长于骈文的作家之一,樊南四六绮丽精工,典重华美,为后人评价极高。李商隐早年善写古文,“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其文章奇迈瑰古。后来得入令狐楚幕府,受到令狐楚赏识传授他今体奏章,开始创作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创作主要涉及章表、书启、祭文,但最能代表他骈文成就的是哀诔文,这一类文章往往长于抒情,真实感人。一比起功用性的奏章等文体,祭文的写作更体现个人色彩,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李商隐的祭文得到后世人很高的评价,清代孙梅称赞道“魏晋哀章,尤尊潘令;晚唐奠醊,最重樊南。潘情深而文之绮密尤工,李文丽而情之恻怆自见。”李商隐是一个主情型的文人,性格内向,纤细敏锐,易于感伤,而哀祭文恰是为死者所作,这种生离死别的悲痛极易触动他的内心情感,旧唐书也称其:“尤善为诔奠之辞。”李商隐的祭文可分为自己设祭而作和为他人代做两类,但最能体现他自身情感的是前者,即为祭奠自己的亲友所作,可谓情谊深厚、痛心疾首。在祭奠亲友的这些文章中,李商隐习惯于追忆死者生前恩情、亲情之深重,抒发其死后自己的思念与痛苦。如为悼念令狐楚所做的奠相国令狐公文:“呜呼!昔梦飞尘,从公车轮;今梦山阿,送以哀歌。古有从死,今无奈何!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人誉公怜,人谮公骂。公高如天,愚卑如地。……故山峨峨,玉溪在中。送公而归,一世篙蓬。呜呼哀哉!”文章开头,今昔生死便形成强烈对比。令狐楚为李商隐之恩师,传授李商隐文章,对李商隐可以说是恩重如山,他的去世对李商隐不论是心灵上还是仕途上都是极大的打击。此文虽篇章不长,却着重于令狐楚的知遇之恩,充满感激之情的同时透露出对恩师的无限哀思。在令狐楚去世之后,李商隐失去政治上的依靠,幸为王茂元所看重,招为女婿,这对他的而言是很大的帮助,所以他为祭奠王茂元作的重祭外舅司徒公文情感极为真诚:“呜呼!往在泾川,始受殊遇。绸缪之迹,岂无他人?樽空花朝,灯尽夜室。忘名器于贵贱,去形迹于尊卑。语皇王致理之文,考圣哲行藏之旨,每有论次,必蒙褒称。”李商隐在文中回忆王茂元生前对他的殊遇,常常不顾尊卑的耐心指导他这个后辈。往事历历在目,而如今物是人非,文章中对岳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情感越是深厚,也就越凸显死别对他所造成的伤痛巨大。李商隐的祭文抛却了骈文常有的华而不实而纯以情胜,其祭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将自己的身世之痛与对死者的哀悼之情结合起来,相互交织,使人能从中看到“始某兄弟,初遭家难。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祗奉慈颜,被蒙训勉。……三干有司,两被公选。再命芸阁,叨迹时贤。”(祭徐氏姊文)“浙水东西,半纪漂泊。某年方就傅,家难旋臻。躬奉板舆,以引丹旄。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既袝故丘,便同甫骇。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日就月将,渐立门构,清白之训,幸无辱焉。”(祭裴氏姊文)以上为两个姐姐所做的祭文是李商隐在唐武宗会昌三、四年间回故乡营葬,将故去的亲族迁坟时撰写的。即使已过多年,李商隐在悼念亲人的时候依然是痛心疾首,从他所用的词语“号溃荼裂,心摧骨崩”、“椎心仆身”等,可见他的悲痛之深足以肝肠寸断。从“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可看出李商隐幼年时的出身寒微、丧父之后无所依靠,以及成年后艰苦的求仕历程,生者的悲哀与死者的悲哀在此水乳交融。李商隐也有不少代别人写的祭文,虽然感情不及为亲人所做的祭文深刻,但也十分真诚,他总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对方的悲痛,而相似的经历也往往引起他的共鸣,从而流露自伤之情,如:“汝夫文章,播于友朋。身否命屯,久而不第。郎宁合浦,万里乖离。”(为外姑陇西郡君祭张氏女文)“参差觏闵,萋斐成冤。汉庭毁谊,楚国谗原。……书断三湘,哀闻五岭。天涯地末,高秋落景。重叠忧端,纵横泪绠。”(为荣阳公祭吕商州文)“举无遗算,仕匪遭时。何兹皓首,不识丹墀。剑折而空留玉匣,马死而犹挂金羁。……泉惊夜壑,草变寒原,荒陌是永归之里,老松无重启之门。”(为司徒濮阳公祭忠武都押衙张士隐文)这些祭文的对象,大都是因朝廷昏暗或遭受谗言打击以至于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文人。而其中的“身否命屯,久而不第”、“何兹皓首,不识丹墀”等句说的又何尝不是李商隐自己,纵文章再好也始终不被朝廷所用,唯有离家远走四处漂泊,“书断三湘,哀闻五岭。天涯地末,高秋落景。”他是从别人的不幸想到了自己的悲哀,从而悲不能禁,涕泪纵横。不论是为亲人所写,还是为人代写,李商隐的祭文总体显出一种强烈的身世代入感,哀人也哀己,由一种感伤诱发多种感伤。“这些文章在哀悼的同时总是将二李商隐祭文之所以情感深厚能感动人,也在于其文章的语言魅力。李商隐的大多数骈文与其诗歌相似,精工华美、喜好用典,但其哀祭文虽是骈体却较少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