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摄影技术讲座1会修图了摄影技术就不那么重要了?数码相机各种功能看似很繁琐,没信心学习?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在相机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以前a点上是胶片,现在是电荷耦合器,以前后期制作叫暗房,现在用修图软件。一个找的好的和一个照的不那么好的照片同时修图,照的好的效果好,有些照片修不好,一些大赛不允许修图。对于不同的相机功能千奇百怪,但是摄影技术却是有迹可循,如果掌握一定的摄影技术,那么用起相机必然事半功倍,你需要做的只是认真看说明书而已。摄影的正确姿势双脚岔开比肩宽,双手,额头成三角形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就是照片过暗和过亮了,也就是照射到电荷耦合器上的光线过多了或者过少了,过多了就曝光过度了,过少了就曝光不足了,咱们要的一般都是曝光恰到好处的,那么怎么办?咱们就得熟练掌握以下三要素4.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ISO)1)光圈:允许光线通过的小孔,光圈越大通过光线越多,通过增大光圈能增加照片的曝光量2)速度:快门一张一合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照射到“底片”上的光越少,照片越暗,时间越长速度越慢,照射到“底片”上的光线越多,照片越亮3)感光度(ISO值):“底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一般100到200属于中感光度,低于100属于低感光度,400以上属于高感光度,值越大感光度越高,底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越好,颗粒感(噪点)越强,反之底片对光线越不敏感,照片越细腻5光圈的应用1-1用上小光圈(像f/11,f/16,f/22)减少光线进入,让你可以放慢快门,捕捉时间,例如拍摄流水、车轨等1-2让光点变成散射状,就是光芒1-3使景深变深,对焦主体物以外的背景和前景不容易变模糊2-1用上大光圈(像f/1.4,f/1.8,f/2.8等)增加光线进入,快门可以变得更快,凝固时间,例如定格高速运动的物体。2-2使景深变浅,使对焦的主体物从背景中凸显出来6.快门速度的应用(B、30、15、8、4、2、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常用快门是1/301/601/125。1/250秒以上快门能捕捉大部分运动较慢的运动对象,1/1000秒的快门能捕捉汽车等运动速度更快的物体,1/8000秒的高快门连子弹也不会放过。建议能端稳的速度是1/30秒,开机身防抖能开到1/15,再慢就要用三脚架了。展示几个不同速度的照片用几张静态景物说明问题,讲解光圈和速度的配合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2019.4.17如何将源于生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受教育后能将知识用于生活?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后更重视生活,珍惜生活,丰富生活?一直是我教学时的困惑。爱国是亘古不变的教育主题,一年级第一课便是《我是中国人》。新入职的我拿到这篇课文时感到非常困惑,两页只有5个字,我该教什么?我该怎么教?翻开教参,查阅资料后,我感受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再观课本,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我国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的相聚在一起的一个场景。这正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内容,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进行课后反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爱国需要深刻贯彻的教育主题,该结合本课为学生收集爱国相关的绘本、视频,在课后为学生讲爱国小故事,让学生阅读、观看相关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的孩子物质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缺失了许多生活体验与生活感受。比如对传统节日感到陌生,对传统民俗感到茫然。新编的语文教材将这种文化以文学的方式带给孩子。在对《端午粽》进行备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对端午节的印象仅仅是吃过粽子。为了营造教学氛围我选择了许多与端午节有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短片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地区过端午的习俗,介绍了端午节部分习俗的由来,也让学生观看了粽子的制作过程。在教学重点段落时,我拿出了一只粽子,让学生感受粽子的清香,通过嗅觉理解“清香”的含义,再通过朗读想象刚出锅时的“清香”,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接着向学生展示箬竹叶,让学生通过视觉理解箬竹叶的质地、形状与颜色。慢慢剥开粽子,让学生感受由外到内的写作顺序,外面是“箬竹叶”,里面则是“糯米”中间有一颗“枣”。接着提问学生在生活吃过哪些“又黏又甜”的食物?学生联系生活,畅所欲言,体会“又黏又甜”的含义。最后食用粽子,让学生通过味蕾感受“又黏又甜”的口感。一边感受,一边做好笔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语文和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无处不有语文。语文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在教学时我还需不断充电,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