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组管理与安全文化内容提要一、煤矿班组现场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意义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与之有关的规章制度,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操作规范,详细规定了各环节、各岗位的操作要求。实行安全生产重奖重罚,狠抓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探索各类现场管理方法:“手指口述”明确职责实施安全生产工作中“一把手工程”,明确规定各科室、队组、车间、班组一把手是第-责任人,实行各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推行“一岗一责”和“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责任落实到人。在推行干部安全管理问责制中,力戒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克服大事化小、避重就轻的好人主义,各级干部以基层一线为工作核心,深入区队、班组进行指导、管理帮促工作。排查隐患,整改落实隐患排查时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督查力度,开展拉网式检查,督促各项整改内容全面落实,排除各种隐患。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走马观花看现场,拿着记录抓落实,因此,要反复强调: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作业面、在职工群众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班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素质这是一个与现场作业人员相关的命题,领导者的素质在此关联不大。许多事故的发生,与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不高有着密切关系。一线职工素质好,往往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反之,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也就发生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氛围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从历年来的实践经验看,抓安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静悄悄,一种是轰烈烈。静悄悄的是动员全体职工群众来参与。“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百日无事故竞赛”活动展开,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真正形成一种强大的群众舆论监督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对各单位重视安全、抓好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安全目标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爱护职工,避免事故发生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手段。事先考核如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目的是为了增强安全意识。个人的安全是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这样可以由他律变为自律,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事后考核,如召开事故分析会,违反那一条就要严肃处理,毫不含糊。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引起职工的高度重视。要引以为戒,从中汲取教训,把个别事故变为搞好安全生产的宝贵财富。二、班组安全文化分析传统文化熏陶出的安全观激进安全文化保守安全文化安全宿命文化安全投机文化个人体会——老实人做不了贼安全文化土壤分析建设安全文化的社会共识三、班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方法2、制订公平合理的制度和规则3、培养员工的精细意识4、信任并尊重员工5、激发员工的潜能落实精细化管理的五因素3、制定岗位作业指导书明确规定每个工作岗位的任务、职责、标准、流程、检查、考核等,形成文本化、规范化。4、重视监督检查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般由“制定方案——进行实施——监督检查”三个环节构成。5、建立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四、班组管理—“6S”方法论安全文化建设--“6S”方法论(1)清理(2)整顿(3)清扫(4)清洁(5)素养(6)安全促进职工的认识以理性约束提升员工思想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改变员工长期来在固定环境下养成的惰性心理和不规范行为,必须打破已经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结合岗位实际,制订“6S”管理标准,自编《“6S”知识指南》和《现场管理实施细则》,建立现场示范点,让员工从思想上、视觉上、心灵上对“6S”理念进行认知,促使员工在行为上与之互动。从仪容仪表、待人接物、劳动纪律入手,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礼仪培训。强化培训,拓展“6S”效应(某企业案例)提炼“6S”管理内涵的核心,通过板报、座谈、制作宣传手册等形式对员工进行重点释义和辅导教育。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对从事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的差异性能力进行剖析,形成计划性的培训模块,通过岗位练兵、现场培训、安全事故的剖析等培训方式,每日一题、每月一考等考核方式,提高了员工工作能力和技术业务水平。坚持“谁使用,谁培训”。各职能部门以基础理论自觉学、基本操作跟踪学、疑难问题讲解学和整体提高比武学等“四种学习模式”,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力度,建立知识题库、答题卡,以及员工岗位练兵考核档案,使广大员工熟练掌握应知应会,达到了三个100%(技能操作人员100%参加培训,100%持证上岗,100%掌握应知应会操作和技能)。持续改进,丰富“6S”管理落实“三严”,“6S”稳步推进二是严格考核标准。并突出领导和职能部门两个层面的考核。每季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日常检查、抽查、测评等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