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新闻人才队伍建设一中国新闻人才发展历史回顾(一)探索阶段:(古代新闻事业产生~1919)1.古代新闻发展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国家。依据现有材料,中国报纸始于唐朝,出现了以“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为代表,从官文书中游离出来原始状态报纸。到宋代,出现了由政府统一管剪发行官报——邸报。和唐代进奏院状相比,宋代邸报含有更多报纸特征和更浓厚封建官报色彩,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官方新闻传输工具,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同时政府为加强对邸报控制,制订了“定本制度”。即进奏官们必需依据官方审定邸报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出范围,从而使邸报愈加好地落实中央政府意图。这种严格控制报纸言论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末。元明清三代全部存有邸报发行制度,而和官报同时存在还有更能满足民众信息需求民间小报。各代政府全部对民间小报给予严格控制和打击,以维护封建统治。近代报刊伴伴随西方列强侵略传入了中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在上海、广州、汉口等少数地域出现了第一批国人报刊。这些办报人员关键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较多接收西方文化思想教育、含有社会改革要求知识分子;二是商界人员;三是洋务派官员。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这些国人自办报刊重视反应民情、传输时事和知识、影响舆论,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新篇章。其中王韬《循环日报》和郑观应发表政论文章影响深远。甲午战争以后,维新运动风起云涌。这个时期,以康有为为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重视利用报刊来传输“维新思想”。而且经过创办报刊,积累了办报经验,培养和锻炼了自己办报骨干。在维新派带动下,戊戌变法时期,出现了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第一个高潮。据统计,1895~1898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分布于20多个城镇。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成为了第一批中国政治团体机关报,标志着中国政党报纸萌芽。伴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进入高潮,革命报刊宣传也随之进入普遍开展阶段。到武昌起义之前,海内外共出版革命或倾向革命报刊160余种。为打击日益高涨革命浪潮,清政府从19起制订一批新闻出版法规。其中19颁布《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同注①,。在清政府专制淫威之下,很多报刊和报人遭到严重摧残和迫害。据不完全统计,在1898~19内,最少有53家报纸被禁或被处分,2名报人被杀害,17名报人被监禁,100余人被传讯、拘捕、警告或押解回籍。同注①,。2.辛亥革命以后新闻发展情况辛亥革命胜利后,全国形成了第二次办报高潮。据当初统计,全国报纸徒增至500家,总销数达4200万份,均属于历史新统计。同注①,。196月在上海中国报界俱进会召开尤其大会,讨论参与国际新闻协会、办新闻学校、设置记者俱乐部等问题。整个新闻界展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同注①,。同时以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撤销了《民国暂行报律》,坚定维护言论出版自由。“二次革命”以后,报界发生“癸丑报灾”:袁世凯用武力镇压异己报刊,到19底全国报纸锐减300多家。新闻记者有60人被捕,24人被杀。但在此期间也有少数记者如黄远生、邵飘萍等脱颖而出,但也未能充足施展才华。中国近代民族新闻事业伴随民主革命失败陷入低潮。(二)曲折发展阶段:(1919~1949)1.“五四运动”时期新闻事业(1919~1921)五四运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输开来,出现了《劳动者》等第一批工人报刊,并涌现了一批含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优异知识分子,这为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提供了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需条件。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同时举行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优异人才,如高君宇、罗章龙等。2.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1921~1927)1922年中共“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选派忠实党员主持党报刊宣传工作,从组织到思想上来确保共产党对无产阶级报刊统一领导。同时,也对无产阶级党报工作者基础品格提出了要求:忠诚党事业,立志献身大众利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洞悉中国外政治时事;深入群众,勇于实践,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丁淦林等:《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中国早期党报工作者,是优异政治家和政论家结合一代报人。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等是其中突出代表。但伴随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出现,从“四·一二”到“七·一五”这一段时期,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遇难。其中有没有产阶级报刊宣传活动家、政论家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等。李大钊、邵飘萍、林白水也被北洋军阀残酷杀害。3.十年内战时期新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