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刑法”知识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江西省上高县整理“刑法”知识考试真题题库(各地真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要区别是()。A:发生死亡结果的时间不同B:行为人的罪过形式不同C:行为是否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D:造成的结果不同,致人死亡是过失致人死亡,造成重伤伤害结果的是过失重伤答案:D2.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A:犯罪分子的主观B:犯罪分子意志以外C:犯罪分子有效防止D:犯罪分子放弃答案:B3.甲与婆婆不和,经常受婆婆打骂,甲心中怀恨,欲报复。一日,甲将砒霜投于饭内,骗其婆婆吃下,又后悔,送婆婆去医院,经抢救脱离了危险。甲的行为()。A:故意杀人罪B:报复陷害罪C:不构成犯罪D:投放危险物质答案:A4.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赔礼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A:免予刑事处罚B:免除刑罚C:不认为是犯罪D:不予处罚答案:A5.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甲()。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答案:D6.李某因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而被工商部门责令停产,在工商人员对其设备查封时,李某对工商人员拳打脚踢,不让工商人员查封。李某的行为构成()。A:妨害公务罪B: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与妨害公务罪,择一重罪处罚C:生产伪劣产品罪D: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答案:D7.甲和乙是同班同学,一起在学校住宿。一日甲独自回家,取伙食费,家中无钱,于是甲心生一计,便到乙家谎称"乙突然患病,住院急需住院押金5000元。"乙的父亲正要将钱交甲带去,乙突返家中。甲见谎言不攻自破,便夺门而逃,乙见状欲扭往派出所,甲顺手抄起铁锹将乙打伤,然后逃走。甲的行为构成()。A:抢夺罪B:伤害罪C:抢劫罪D:诈骗罪答案:C8.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对()负刑事责任A:自身的犯罪行为B: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C:犯罪集团的部分犯罪活动D:犯罪集团每个成员犯的所有罪行答案:B9.胡某到某银行实施抢劫,到达银行后,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胡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没有犯罪行为答案:A10.毛某系某看守所民警,2009年5月至7月期间,其明知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朱某是正在查处的犯罪嫌疑人,在收受朱某之妻送给的财物后,为朱某提供方便,传递纸条,提供手机相互通信,使朱某与其妻联系后在侦查机关讯问时全面翻供,毛某的行为构成()。A:滥用职权罪B:妨害作证罪C:帮助伪造证据罪D: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答案:D11.甲欲行奸淫而于深夜潜入一女职工宿舍。正蹑手蹑脚地摸向床边时,一不小心踢翻一脸盆,惊醒妇女乙,乙拉开灯,甲发现乙是其小学同学,很不好意思拉门而逃。甲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A:犯罪未遂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答案:B12.《刑法》对放火罪规定了比失火罪更重的法定刑,体现了()。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答案:B13.某甲系某酒店保安,一日,其妹在酒店门口遭某男调戏侮辱,其妹跑到酒店,向某甲哭诉。某甲顿时火冒三丈,手持木棍,奔到楼外,快步追上已逃离现场的某男,将其打成重伤。某甲的行为属于()。A:寻衅滋事罪B:故意伤害罪C:防卫过当D:正当防卫答案:B14.甲是公安人员,在手枪中装了子弹,但忘记关保险,掏枪误触扳机,子弹射出,穿过了乙的身体,经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属()。A:过失致人死亡B:过失重伤致死C:过失重伤罪D:间接故意杀人答案:A15.对于预备犯()。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答案:A16.甲投毒杀乙,乙中毒后,甲又后悔,急忙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乙脱离了危险。甲的行为属()。A:犯罪中止B:不构成犯罪C:犯罪既遂D:犯罪未遂答案:A17.根据犯罪主观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正确的是()。A:乙基于报复社会的意图实施放火,见火势起来后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