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陕西省泾阳县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及答案(新)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人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轨迹,人的一切言行总是一定“轨迹”的体现。资产阶级的唯我主义的形成是圆内半径运行轨迹的结果。这个“圆”的圆心就是“我”,“半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A: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自我标榜B: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是唯我主义的表现C:资产阶级世界观是由总以“我”为核心去处理利害得失而形成的D: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唯我”,一切利害得失均以“我”为核心答案:C2.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著作权指的就是人身权中的署名权B:某教授抄袭了同事尚未发表的论文,不算是侵权C:我国某公司的注册商标自核准注册之日起十年有效D:王某为一项新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不能申请专利答案:C3.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主要通过()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A:裂变作用B:辐射作用C:电离作用D:激发作用答案:C4.陈某因病入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A:民事行为B:偶然事实C:事件D:准法律行为答案:C5.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领域,专任教师与招生人数比约为:A:3∶5B:1∶1.4C:1∶2D:33∶23答案:B6.下列行为中,张某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身为某市人民警察的张某,在逮捕犯人时毁坏了李某饭店内的桌椅和餐具等B:张某经营的化工厂致使附近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C:朱某路过张某家时,被他家的狗严重咬伤D:刘某在使用从张某的超市中买到的电热毯时,发生火灾,引起背部烧伤,经检验,张某销售的电热毯有严重的质量问题答案:A7.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这说明:A:对无法预见的事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B:法律只规定人的义务C:道德调整的范围也要有法律来规范D:法律不能调整、规范任何事项答案:A8.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A:排斥性B:一致性C:对立性D:矛盾性答案:B9.医学专家宣布:他们经过临床试验发现,普通的感冒病毒可以杀死癌细胞。有多名自愿的患者在接受这项治疗后,身上的癌细胞都呈萎缩状。专家们指出,要运用基因工程的办法研究出能引起感冒的腺病毒有机体,让含有易变基因的癌细胞染上感冒。而这项新技术,估计每年可望挽救数十万名癌症病人的生命。A:今后,将日益广泛地推广用感冒病毒治疗癌症这一新方法B:目前,正在开展的用感冒病毒治疗癌症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C:目前,癌细胞在感冒病毒作用下萎缩的这一事实引起医学界的重视D:今后要攻克运用基因工程让癌细胞染上感冒的新技术答案:D10.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A:著作数本B:租赁的汽车C:股票账户中股票若干D:自购商品房一套答案:B1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这四个城市为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甲说:“我是广州人。”乙说:“我是上海人。”丙说:“我是深圳人。”丁说:“我不是深圳人。”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A:无论谁说的是假话,都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B:如果丁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C:如果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D:如果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答案:C12.目前,在我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在同等水平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学生比江苏、河南等地的考生考上重点大学要容易得多;城市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在入学率、升学率以及所在学校的硬软件配备方面都要强许多。这是由于国家建设的重点高校在省际间分配严重不均,由于教育资金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分配严重不均,对于这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区域差别”,教育资金分配的“城乡差别”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A:教育应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中国的教育太落后了C:教育资源及经费紧张,但主要是由于分配不公平不合理造成了差别D:教育资源及经费不足,顾此失彼是正常的现象答案:C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A:地震中道路旁出现的地裂缝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关B: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横波产生的大振幅晃动C:地震中喷沙冒水的现象也是地震晃动产生的结果D:地震中发生的火灾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答案:A14.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