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重庆市南川区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通关秘籍题库【B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将自行车没有上锁就放在楼道内;邻居乙知道是甲的自行车,为防丢失,代为上锁。此案中乙的行为构成()。A:共同侵权B:不当得利C:无因管理D:违法行为答案:C2.甲市人民政府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办公大楼建筑合同,请问双方是下列何种法律关系?()A:行政法律关系B:经济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D:诉讼法律关系答案:C3.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体现的是()。A:相对权B:支配权C:请求权D:形成权答案:A4.甲先将一套商品房租赁给乙,后又将这套房屋卖给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现丙要求乙搬出房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丙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B: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不影响甲与乙的租赁合同效力C:甲将房屋卖给丙侵犯了承租人乙的优先购买权D:丙要求乙搬出房屋是合法的答案:D5.甲针对手机安卓系统开发了一个跑酷游戏软件。甲对该软件享有()。A:商标权B:专利权C:发明权D:著作权答案:D6.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上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B: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C: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D: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答案:A7.某夜,群众举报张家有人在看黄碟,警察敲门人户后,直接进入张某夫妇的卧室,并没收了VCD和黄碟。关于本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住宅安全权B: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隐私权C: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财产权D: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名誉权答案:D8.某企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法院受理了申请,并确立了3个月的申报期限,某企业的债权人甲公司没有在申报期限内申报债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公司有权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费用,列为破产费用B:甲公司无权补充申报债权C:甲公司若有正当理由,则有权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D:甲公司有权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费用,由自己承担答案:D9.甲、乙、丙合伙经营,甲因病死亡,其子丁19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经乙丙同意,丁可以成为合伙人B:丁因继承当然获得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C:丁只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D:丁不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答案:A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俗称“四不像”的动物是麋鹿B:数字符号中的“0”起源于古印度C:树干常常被刷成白色是为了防火D: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赵飞燕答案:C11.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A:不得自行恢复B:自行恢复C:经甲同意后恢复D:经乙同意后恢复答案:A12.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A:租赁的汽车B:著作数本C:自购商品房一套D:股票账户中股票若干答案:A13.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C: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答案:A14.王博拥有一套别墅,他的下列哪种行为不能体现物权的性质?()A:王博居住于此别墅的行为B:王博将别墅作抵押进行贷款C:王博制止欲侵占此别墅的赵某D:王博出卖此别墅后要求买主付款的行为答案:D15.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丙B:乙C:己D:戊答案:D16.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A: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B: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C:一方的婚前财产D:一方的知识产权收益答案:D17.甲将一套邮票卖给乙,丙也想买,遂威胁甲。甲只好将该套邮票卖给丙。丙的行为违反的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