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张居正经济改革之鉴解泉州培元中学高二年段陈灿铭指导教师庄静明朝中叶,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腐败,豪强地主与衙门吏胥相勾结,隐瞒土地、逃避税粮,在严重影响国家收入的同时,加剧了封建剥削。“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和“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的歌谣,生动再现了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在此时,张居正登上了明朝首辅的宝座,改革迫在眉睫。张居正首推经济改革,首先提出清查土地。他认为“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是“国匮民穷”的根源。在1578年(万历六年),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田产,到1580年(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所以说:“自正(正德)嘉(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对那些瞒报土地情况采取清查手段,确保国家经济正常运行,保证税收的到位,是国家能够应对明朝庞大军费开支及各项工程建设。对于今天中国经济改革,也有不小影响,对待那些逃税,漏税的企业及个人也应追究其责任,税收是国家最根本,最广泛,最主要财政来源,保证税收就是保证国家的安定和正常运行。接着,张居正针对明初赋税制度的繁杂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所谓“一条鞭法”即:(1)以州县为基础,将所有赋税包括正税、附加税、贡品以及中央和地方需要的各种经费和全部徭役统一编派,“并为一条”,总为一项收入。过去田赋有夏粮、秋粮之分,征收上又有种种名目,非常繁烦,现在统一征收,使国家容易掌握,百姓明白易知,防止官吏从中贪污。(2)关于徭役征派,过去有里甲、均徭、杂泛之分。里甲按户计征,不役者纳“门银”(户银);均徭、杂泛按丁分派,应役方式又有力差(以身应服)、银差(纳银代役)之分。现在取消里甲之役,将应征的全部门银,同丁银合并一起。“丁银”的计算办法,是将力差的“工”(劳动)和“食”(服役期间全部生活费用)折算为银;如“银差”则按纳银数再加收少量“银耗”(碎银化铸银锭时的损耗),然后全部役银以“丁”和“地”或(田粮)两大类因素统一考虑编派征收,即所谓“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自此,户不再是役的一种根据,丁的负担也部分转到“地”或“粮”中。(3)赋、役之中,除国家必需的米麦丝绢仍交实物和丁银的一部分仍归人丁承担外,其余“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4)官府用役,一律“官为佥募”,雇人从役。过去由户丁承担的催税、解送田粮之差、伐薪、修路、搬运、厨役等一概免除。这一改革措施赋役折银征收,既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如此改革赋税必然触动了一些顽固派及不法分子的利益,但却对缓解国家财政压力,缓和社会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871373.htm"\t"_blank"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6899.htm"\t"_blank"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704708.htm"\t"_blank"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张居正又改革漕运制度,张居正认为每年的赋税都在开春后发运,那时水患频仍,不是河水冲堤,就是河床干涸,就让漕运在十月兑运,到来年年初全部运完,这样减少了水害。这个办法推行久了,中央仓库里的粮食装得满满的,足够十年用了。最后张居正提出修筑水利设施。任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修治黄何、淮河,使黄、淮分流,减少水灾。张居正的经济改革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张改革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这点,明中期后的有关史籍,都有许多生动的记载。以纺织业为例,自嘉靖末至隆庆万历年间,苏杭一带已成为一大中心,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天经地义,构成了崭新的劳资关系。全国新兴的商业城市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市民阶层。对外贸易很发达,大量的白银输入了,加上国内大量开矿采银,白银在商品经济与货币流通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反映在人们文化生活中,出现了最早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刻本,“三言”、“二拍”广为流行,反映市井人物生活的《金瓶梅》也问世了。这一切都说明张居正改革,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变革,促进新型的资本主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