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龙湖解析——战略、管控与运营目录学习龙湖什么:最值得学习的是心法而不是招式心法之中,战略比尊重人更重要,前者决定能否打胜仗仅仅是战略正确的企业已经足够凶悍龙湖把两者结合,员工发挥出巨大潜能,组织发挥出令人可怕的强大战斗力(业内称龙湖有“冠军相”)重申:学习龙湖什么?导言:学习龙湖什么目录1龙湖的灵魂人物——1.1具有职业经理人精神的企业家吴亚军1龙湖的灵魂人物——1.1具有职业经理人精神的企业家吴亚军吴亚军对名利的态度——淡泊名利,执着理想房晟陶解读具有职业经理人精神的企业家吴亚军整日忙于面试的吴亚军和许多民营企业家的思路差异:1龙湖的灵魂人物——1.2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房晟陶1龙湖的灵魂人物——1.2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房晟陶如何评价房晟陶?他为什么选择龙湖“放飞职业理想”(吴亚军语)?房晟陶与吴亚军有什么共同点?目录2龙湖的战略——2.1龙湖的愿景2龙湖的战略——2.1龙湖的愿景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龙湖选择的增长路径:先扩张产品线,再拓展地理范围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2龙湖对公司战略三个关键问题的回答2龙湖的战略——2.3龙湖三大业务战略:核心能力与关键举措最佳体验:围绕客户的最佳体验来设计产品和服务以达成溢价效率提升:围绕快速复制产品模块与服务和优化流程来加快开发速度商业增值:围绕商业资源管理和氛围营造来提升商业物业和地段价值业务战略1:最佳体验——核心能力业务战略1:最佳体验——战略举措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快速研发和创新能力基础性研究学习、模仿与复制系统化集成:产品模块化流程创新优化及快速复制能力关键点I:各地区公司加深在拿地前的预案深度,目的在于快速完成方案报批;关键点II:严格控制交地、进场、开工、四证、市政公用等前提条件,作为重要节点严格管控;关键点III:各地区公司提前下达研究课题,尤其是建筑单体研究,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案;关键点IV:研发部对复杂空间和难以表达的意图,要多运用大比例模型以及实物封样向营销、工程部交底;工程部也要用大比例模型、实物封样以及样板带路的方法向乙方交底,或要求乙方运用同样的方法向我们表述他对建筑和工法的理解。关键点V:集团应固定很多工法和做法指导各地区公司快速开发。关键点VI:集团应颁布优化后的制度、流程、指引、岗位说明;关键点VII:集团应鼓励各地区公司将产品系列化,相互借鉴、学习;关键点VIII:集团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各地区公司复制与创新的平衡:新公司在第一年严禁创新,每年每个地区公司只允许1个创新产品,其余为适应性的改进产品和复制产品。业务战略3:商业增值——核心能力业务战略3:商业增值——战略举措龙湖2008年初时的产品选择低密度物业研发的5个方向高层、超高层研发的4个方向:总图研究的7个方向:产品创新机制:房企发展四阶段论是根据中国房地产行业环境和房企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出的方法论,具体含义的解读与蕴涵的重要判断如下:管理为什么需要简单、有效?万科金地有点迷失于管理导向,每年一换的主题年像是缺乏清晰战略导向的形式主义。龙湖从无主题年,却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行业里作为产品高手的老板不少,但吴亚军在产品、管理、识人方面都是高手,堪称行业罕见战略群指采取相同和相似战略的一群企业。对每家企业按以下四个维度逐个回答问题,即可把中国的房企大致分为不同的战略群业务模式复杂度适中,独具特色的龙湖地产从战略群分析角度,评判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美国住宅市场自2005年以来的衰退,以及大开发商的业务收缩(downsizing)对中国房企敲响了警钟,万科/华润/招商/世茂/龙湖/远洋/绿城/保利等大型房企纷纷加大对商业地产,特别是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资本投入力度。以往中国大开商不倾向于从事商业地产开发与经营,因为担忧降低周转率,影响销售规模做大。比如,华润置地投资物业比重较高,ROE显著低于中海,且阻碍了销售额做大(09年销售额为中海的60%,而净资产达中海90%)。中国大开发商效法香港模式,放弃美国模式,目的主要是平衡收入结构(strategicbalancebetweendevelopmentandownership),抵抗周期波动,同时也为了拓展新业务(extendproduct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