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4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初步探讨1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与传统安全管理的辩析比较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旨在弘扬与倡导所有员工所拥有的一种安全精神与理念,靠这种文化的积淀疏导与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煤矿员工自觉或因环境所控而按章作业,且有不断增强的安全自律意识,安全自保意识,从而达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一切为安全让路、安全为天、安全第一的状态与环境,实现超越安全抓安全的目的。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旨在单纯的减少具体事故为目的,就事论事,就安全而抓安全,靠人为强制或命令手段以及事故发生后处理警示作用来实现安全管理。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不是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全抛弃,而是全面超越与辩证扬弃。煤矿安全文化是依靠传统安全管理的硬件(安全设施等)为基础,通过对软件(安全制度等)的理性化的超越而逐步形成的,它强调以文化、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统率物质、制度等,以含蓄代替严厉,以人情充实理性,把安全管理的效率在更大程度上诉诸于人的自觉性和自我激励,从而达到把握现代化煤矿安全管理的灵魂与本质。所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依赖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人为手段倡导,从而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煤矿安全文化。2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1)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煤矿员工创造一个本质安全化环境,这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安全环境或不彻底的安全环境会造成在这种环境中人的本能的惧怯、抵触、排斥与反感,使安全价值观与安全理性思维发生偏离和倾斜,破坏积极的安全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障碍。所以,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创造这种环境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煤矿都能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定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但编制过程过于简单,缺乏科学的论证与分析,与实际情况差之甚远;加之实施过程中计划观念不强,不按计划合理投入实施,从而造成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不能付诸实际运作,只是用来应付安监部门监察的材料,形同虚设,所以,煤矿企业有关领导与有关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合理性与实施的严格性,把合理的安全投入落到实处。二是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推动技术进步,为安全生产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智力支持,要严格按规定提取科技经费,设立科技进步基金,大力表彰与激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切实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2)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为载体,以强制约束与激励机制为手段,不断强化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这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有关安全管理机构要根据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项工作可以利用以往的制度为基础,舍弃不可操作或操作性不强的内容,变生硬的强制约束为柔性的激励约束,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杠杆作用,把现场作业或操作者融入安全管理的系统,从而使员工的安全行为得到理想的有效约束。目前,大多数煤矿都已推广实施安全系统工程管理,但运作却不尽人意,原因就是运行过程简单粗暴,“系统链”中“链节”故障太多;发现系统中不安全因素只是以罚款为手段,为罚款而抓安全容易使现场作业人员产生不满或抵触情绪;“系统链”中“链节”故障无人过问,认为这项工作只是安监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所以,可以把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比较,按不安全程度与不安全因素多少而给予综合奖罚,实现不安全因素由质到量的控制,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竞争进取意识,消除其抵触情绪,在“系统链”中可以采取谁签字谁负责的办法,让签字当事人主动过问,有效消除“系统链”中的“链节”故障。再如,各煤矿企业普遍推行的生产管理人员24h值班制度,多数单位尚处于“跟班”或“听班”状态,而没有尽到值班责任,坐在办公室听电话,有事向领导汇报,交领导处理,只是起到一个“传话筒”的作用。可以试行谁值班谁负责全权处理所有生产管理问题,当天安全状况与值班人员政治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制度,以解决这种值班不负责的现象。如此等等,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不断强化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把制度化管理变为员工的自我约束管理,解决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3)加强安全技术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这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传统安全管理对培训也十分重视,但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对于特殊工种培训、岗前培训等,仅仅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应付安监部门的监察,为培训而培训;二是对于一般员工的培训仅限于本职岗位的应知应会上,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煤矿安全知识培训,认为掌握安全动态管理与技术知识的应该是安监部门,培训仅仅是为了干好本职工作。这恰如山东某主管领导所讲的“木桶盛水理论”,整体工作象一个木桶,个体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