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战略性产业培养意见各县(市、区),市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12号)精神,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我市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重要意义。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我市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工业强市”战略,对接国家扶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二)指导思想。把握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以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为目标,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为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三)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策扶持,创新商业模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鼓励创新,抢占高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科学规划,集约发展。明确发展重点,积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向省级产业集聚区、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聚集,集中、集约发展。――项目支撑,龙头带动。以项目为载体,抓好一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大项目、好项目,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四)主要目标。到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5%以上。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规模超50亿元、超100亿元、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企业,形成一批创新活力强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把建设成为全省、长三角南翼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基地。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一)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兆瓦级风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环保设备等成套装备,大型工程机械、高档数控机床、联合收割机等农业装备,新能源发电设备、航空制造设备、电子电气设备、建筑工程装备、高铁和轨道交通设备、先进轻工、纺织设备等十大类装备,微特电机、变频电机、特种泵阀、高可靠性精密轴承、天然气管道输送设备等。(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石英晶体谐振器和振荡器、数字电视全套系统设备、汽车电子、3g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终端产品、专用芯片、关键配套件及测试仪器、物联网、软件和集成电路、电子商务和网络服务、三网融合、国际服务外包等。(三)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风电装备、太阳能光伏产业及专用设备制造、光电光热、智能电网、核电辅助装备制造、生物质能利用装备、地源热泵等。(四)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磁性、光纤光缆、光电晶体等电子信息材料,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锂电池等新能源材料,高性能金属合金、有色金属、焊接材料等新型金属材料,导电玻璃、高性能陶瓷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氟化工材料、工程塑料、合成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高技术纤维、差别化纤维、产业用纤维等纺织新材料,生物医用、纳米、智能、超导、环保、新型建筑等材料。(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整车重点发展采用纯电动或混合动力驱动的公交车、轿车、校车等乘用车,重型卡车、码头牵引车、机场摆渡车等商用车,越野车、休闲车等非道路用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等。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六)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加快先进医疗器械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抢占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制高点,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七)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制造技术装备及产品,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三、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一)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科学技术奖第一完成单位的企业,按国家、省奖励资金的1:1给予配套奖励。新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分别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