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67页共NUMPAGES67页第PAGE\*MERGEFORMAT6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7页第一讲纳税筹划基本知识1.引言2.纳税筹划的概念3.纳税筹划的基本特点4.纳税筹划与其他少缴税款行为的区别第二讲纳税筹划的条件与主要方法1.纳税筹划的条件2.纳税筹划的主要方法第三讲企业日常成本管理与纳税筹划1.采购发票与纳税筹划2.限制性费用的处理3.福利化与节税效应4.资产处理方法与纳税筹划第四讲企业采购、销售与纳税筹划(上)1.如何选择供货单位2.固定资产采购、销售与纳税筹划3.销售收入时间的确认与利用4.签订销售合同的节税技巧第五讲企业采购、销售与纳税筹划(下)1.混合销售收入与兼营销售收入的区别与运用2.促销方式的选择3.销售分支机构性质的选择4.销售价格的确定第六讲企业利润分配与纳税筹划1.经营所得如何向资本利润转化2.推迟获利年度3.用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所得税政策4.保留在低税地区投资的利润不分配5.私营企业税后计提生产发展基金6.直接再投资退税和追加投资退税的选择第七讲企业设立与纳税筹划1.企业性质的选择2.投资方向的选择3.注册地点的选择第八讲企业合并分立与纳税筹划1.企业合并与纳税筹划2.企业分立与纳税筹划3.企业股权重组与纳税筹划第九讲企业筹资、投资与纳税筹划1.不同筹资方式的选择2.租赁与纳税筹划3.固定资产投资与纳税筹划4.资本结构与纳税筹划5.对外投资资产评估与纳税筹划第十讲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筹划1.房地产企业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2.房地产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纳税筹划第十一讲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纳税筹划1.外资企业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2.外资企业投资的纳税筹划3.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的纳税筹划4.外资企业利用税收优惠的纳税筹划第十二讲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筹划1.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2.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与其它税务行为的法律区别纳税筹划的目的之一是要减轻税收负担,而偷税、漏税、抗税、骗税、欠税也都可以减轻税收负担,但它们之间是有合法还是违法犯罪的严格区别的,企业只有分清楚这其中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纳税筹划,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标。而这其中涉及到的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手段合法与否,是评判能否少交税款的一个重要依据。1.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从而达到少交或者不交税款的目的。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偷税的手段主要是不列或者少列收入,对费用成本采用加大虚填的手段,故意少交税款。而纳税筹划是在税法允许的合法范围内,采取一系列手段,对这些活动进行事先的安排。我国对偷税行为的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凡是企业偷税额达到1万元以上,并且占当期应纳税的10%以上,根据刑法的规定都构成了偷税罪,要受到刑法的处罚。因此企业一定要把偷税和纳税筹划这两个概念严格地区别开来。2.漏税漏税主要特指纳税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少交或者不交税款的一种行为。那么,如何界定无意识呢?它包含纳税人对政策理解模糊不清或由于计算错误等原因所导致的少交税款。但是,现在各地税务稽查部门在遇到漏税案件时,往往会认定为偷税。这是因为刑法没有对漏税做出具体的补充规定。如何避免漏税?企业应当加强税法学习,减少对税收政策的误解。3.抗税抗税是以暴力或者威胁方法,拒绝缴纳税款的行为。抗税是绝对不可取的一种手段,也是缺乏基本法制观念的一种极端错误的表现。4.骗税骗税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是指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等手段,将本来没有发生的应税行为,虚构成发生的应税行为,将小额的应税行为伪造成大额的应税行为,从而从国家骗取出口退税款的一种少交税款的行为。我国对骗税的打击力度非常大。骗税不是某一个单独的企业或机关就可以做得到的,这是一种集体犯罪行为。骗税与纳税筹划也有很大的区别。5.欠税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而发生的拖欠税款的行为。欠税最终是要补交的。欠税分为主观和客观等两种欠税:①主观欠税是指企业有钱而不交,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一些大的国有企业,它们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儿子,交不交税无所谓;②客观欠税是指企业想交税,但是没钱交。欠税与缓交税款不同。现在,我国把主观欠税列入违法犯罪行为,要求客观欠税的企业应当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缓交,但缓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欠税主要表现为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而发生的拖欠税款行为,而且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