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体诊所规章制度个体诊所规章制度实用(1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个体诊所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个体诊所规章制度11、对就诊病人全部实行存档管理,每位病人一个就诊号,认真记录病史,按顺序就诊。2、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3、对所有用于口腔内或接触患部的器械(包括牙钻、机头、托盘等)均严格消毒。4、进行各项口腔治疗手术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或用0、1%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浸泡1-2分钟,必要时加戴无菌手套或指套。手术时必须戴无菌手套。5、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6、治疗室内的.各项物品,均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专人保管,逐日检查,随时补充,及时更换。7、门诊所有设备、器械,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8、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每日治疗室通风30分钟以上,紫外线空气消毒。9、整洁应在治疗前、后进行,治疗中不得进行,清洁地面时应先拖后扫。10、注射麻醉剂前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按常规要求做过敏试验。11、治疗室内应备有常规急救药品,并专人负责,每日检查。12、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技术室,并切断水、电总开关,防止发生意外。个体诊所规章制度2一、村卫生室必须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二、在医疗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有害、有毒废弃物和传染性废弃物的数量。三、医疗废物采取分类收集原则,配备黑、黄、红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感染性废弃物)∶红色袋,装可以直接焚烧、放射性和其他特殊废弃物。污物袋应坚韧耐用,首选可降解塑料袋。所有废弃物都应经消毒后,分别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每日及时处理清空。四、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严禁出售或随意混入生活垃圾中丢弃。针头、输液器等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要先进行毁型处理,再消毒,最后集中焚烧或及时深埋。五、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及感染病人排出的体液、浓液等,要先加1/5量的漂白粉,搅匀后加盖放置4小时,再倒入厕所。六、完整保存医疗废物处置登记记录,并定期向辖区乡镇卫生院上报处理报表。七、严禁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变卖医疗废物。个体诊所规章制度31、运用适宜的中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工作。2、对超出一般医疗服务范围或者跟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对情况紧急不能转诊的,应当先行抢救井及时向有抢敦条件的医疗机构求教。3、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计划免疫接种等疾病预防与防治工作。4、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盗测与报告工作。5、开展妇幼保健,做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6、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7、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宣传普及卫生知识。8、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开展健康指导,送医送药上门。9、积极支持新型农合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10、协助村民委员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1、负责农村卫生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上报工作。12、建立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档案。个体诊所规章制度4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或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需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热忱、爱惜。3、亲热视察注射后的状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刚好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刚好补充更换。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育。7、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8、换药时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无菌溶液超过3日要重新消毒。9、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10、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11、特殊感染不得在处置室内处理。个体诊所规章制度5第一条为加强公费医疗管理,健全公费医疗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费医疗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实行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公费医疗管理工作中,坚持积极防病、保证基本医疗、克服浪费的基本原则。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含中央驻我市)享受公费医疗的单位、个人和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第四条本办法由市卫生事业管理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实施。第五条市、区、县(市)的卫生、财政部门应把公费医疗工作交由医疗单位管理,实行医疗费同个人挂钩,超支部分由财政、定点医院、公费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