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第一章建筑工程技术第一部分房屋结构工程技术一、房屋结构工程的可靠性技术要求(一)房屋结构工程的安全性要求1、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2、两种极限状态所谓构件的抵抗能力:结构或构件抵抗上述荷载效应的能力,它与截面的大小和形状及材料的性质分布有关。S>R,构件破坏,不可靠状态S<R,可靠状态,R比S超出过多不经济S=R,即将破坏的边缘状态,称为极限状态3、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材料的强度高,则结构的承载力也高。4、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在工程结构中,受压杆件如果比较细长,受力达到一定的数值(这时一般未达到强度破坏)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失稳。因此,受压杆件要有稳定的要求。临界力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压杆的材料(弹性模量E);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惯性矩I)压杆的长度L;压杆的支承情况。一端固定一端自由l0=2l;两端固定时l0=0.5l;一端固定一端铰支l0=0.7l;两端铰支l0=l长细比:λ=l0/i,长细比λ是影响临界力的综合因素当构件长细比过大时,常常会发生失稳破坏。(二)房屋构造的适用性要求1、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结构杆件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虽有足够的强度,但其变形也不能过大。如果变形超过了允许的范围,也会影响正常的使用。限制过大变形的要求即为刚度要求,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状态要求。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所引起的,叫弯曲变形。剪力引起的变形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我们都是计算梁的最大变形,如图所示的简支梁,其跨中最大位移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的因素除荷载外,还有: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构件的跨度:与跨度l的n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2、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裂缝控制主要针对混凝土梁(受弯构件)及受拉构件。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二、构造平衡的技术要求(一)建筑荷载的分类及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1、建筑装饰装修变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及对策有结构变动、增加荷载时,应注意: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2、建筑结构变形缝的功能及在装饰装修中应予以的维护伸缩缝基础不用断开设缝,地上部分应设缝。沉降缝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全部断开设缝墙、地面的装修应考虑可能开裂,需设缝。防震缝基础不用断开设缝,地上建筑部分设缝。在建筑变形缝处的装修构造,必须满足于各自所在建筑主体的自由变形。(二)结构平衡的条件1.平衡条件物体在许多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称为力系)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二力的平衡条件: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重合,这就是二力的平衡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和∑Y=0。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行,所以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Y=0和∑M=0。2.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利用:ΣX=0,ΣY=0,求未知力T1、T2T1×cosα=T2×cosβT1×sinα+T2×sinβ-600=04.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注意零杆的判断)5.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要找出悬臂梁上各截面的内力变化规律,可取距A点为x的任意截面进行分析。首先取隔离休,根据∑Y=0,剪力V(x)=0;∑M=0,弯矩M(x)=-P·x。不同荷载下、不同支座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见图。(三)防止结构倾覆的技术要求1.力偶、力矩的特征掌握力矩的概念与计算2.防止构件(或机械)倾覆的技术要求对于悬挑构件(如阳台、雨篷、探头板等)、挡土墙、起重机械防止倾覆的基本要求是,引起倾覆的力矩应小于抵抗倾覆的力矩,M抗≥(1.2~1.5)M倾(四)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1.地震的震级及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基本烈度一个地区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大体为在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为了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审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的地震烈度称为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裂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距离震中愈远,地震影响愈小,烈度就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