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托班语言教案托班语言教案范文汇编七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托班语言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托班语言教案篇1设计意图:托班孩子的年龄小,缺乏表达能力,哭是他们面对陌生环境时宣泄的一种不良情绪。语言发展水平也是有很多层的。有的孩子能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的孩子只能说简单的词语,有的孩子发音迷糊不清,有的孩子说的是好听的普通话,有的孩子说的'是地方话。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有趣又轻松欢快的《开火车》游戏,对教师点到自己的名字作出积极的回应。帮助孩子主动打开心灵大门,倾诉心声,让孩子获得慰藉,减轻“分离焦虑”。活动目标:愿意回应“哎!我来了”,体验与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音乐《开火车》、“火车头”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音乐《开火车》1.幼儿围坐成半圆形,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开火车”动作(两手握拳在胸前绕圈)。2.师幼一起做“开火车”动作。二、游戏“开火车”教师做“火车头”,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幼儿的名字,被点到名字的幼儿回应:“哎!我来了。”跟在教师身后做“车厢”,直到所有幼儿都被请到为止。温馨提示:1.请幼儿游戏时用有节奏的语言,如“×××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呜”。2.逐渐增加难度,丰富回应语言。3.刚开始,“车厢”不易过长(5~6名做“车厢”),熟悉游戏后,可以逐渐加长。4.会玩“开火车”游戏后,请几名婴幼儿做“火车头”(戴上“火车头”头饰),其余婴幼儿做“车厢”进行游戏。活动反思: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或是不愿张口讲话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受到过别人的嘲笑或是父母的原因。长此就造成了孩子不爱说话的习惯。日常生活中,我要让孩子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是点头、摇头。在游戏中尽量安排那些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和语言发展较差的孩子在一起玩,这样不但会培养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在预设教学活动中,尽量给予语言发展较差孩子发言的机会,并及时概括和纠正。只要孩子张嘴了,就要给予表扬。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集体教育,是家庭无法给予的。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了与同龄人交流,学会了与人合作,享受集体活动的喜悦和快乐。总之,根据幼儿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托班语言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能跟教师学念创作过的童谣。2、喜爱与小伙伴一块儿做拉大锯的民间游戏,体会与小伙伴游戏的愉快。二、教学预备:在餐后游戏时教师与孩子做过传统拉大锯的游戏。三、教学过程:1、幼儿教师请1名孩子上来与教师做拉大锯的游戏,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致。2、幼儿教师带孩子学念创作过的拉大锯的童谣。3、孩子游戏,幼儿教师踊跃参加与孩子一致游戏,推动孩子的学习兴致。4、孩子自个儿找小伙伴游戏,体会游戏的愉快。感触与领悟:拉大锯这一个民间的游戏教学,以前也在餐后游戏教学中开展过。孩子在教师的带动下兴致也非常高。可是因为过去的童谣句子较多,孩子不容易牢记。有些孩子在游戏中不经意间会把自个儿平日里讲的'话加进。例如:拉大锯,拉大锯,拉到首都去;或者拉到某某家中去等。所以我们自个儿创作了拉大锯的童谣“拉大锯,拉大锯,孩子家(可随机选一地点或某一孩子的家),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伙儿一块儿去看戏。”由于童谣中有一些来自于孩子平日里的经验。因此孩子记起来较易。孩子感觉到新鲜、好奇,参加教学的兴致就更加高啦。传统的民间游戏形式融进到平日里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收到较佳的效果。孩子在教学中也提升了口语综合表述的能力,平日里也愿意与小伙伴一块儿加入到拉大锯的游戏教学中去。托班语言教案篇3活动准备:冬天背景图、可粘贴的纸宝宝及棉衣,棉帽子、棉手套图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验冬天风的特点,学说“寒冷的冬天”。2、引导幼儿知道冬天要穿冬装。活动过程: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户外活动时感受到的冬天的风,让幼儿自由的'讲一讲,说一说。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寒冷的冬天”,同时配合动作:双臂紧抱打战很冷的样子。二、情景活动。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情景引入):“呜…….”宝宝在哭。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对宝宝说:“天气好冷啊,我帮宝宝穿上棉衣,戴上帽子,手套。”三、引导幼儿知道冬天要穿上棉衣,戴上帽子、手套。在幼儿自己操作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四、教师小结。托班语言教案篇4活动目标理解儿歌内容。感受造桥工人的辛苦与伟大,激发对造桥工人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活动准备1、有关现在桥的图片或照片。2、有关工人造桥的场景的录像或图片。3、统计单、笔、空白小图书、照相机等。活动过程一、看图引题出示有关现代的桥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大桥,感受大桥的雄伟、壮观。二、启发讨论引导幼儿说一说、议一议:这么美的桥是谁造出来的?是怎么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