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绿色税收调研报告一、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现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的税制改革也围绕这一主题而开展,2005年我国对不可再生资源、稀有资源出台了取消出口退税、下调出口退税率、提高资源税税额等相关政策,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调控成效。但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税收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税制“绿化”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以收费为限制排污的主要形式,“绿色税收”主体税种缺位,环保资金难以保证目前,我国治理污染主要通过征收排污费筹集资金,这种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污染的日益严重,排污收费制度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一是立法层次低,征收不规范。排污收费与环境税不同,不具备完全的强制性,加之收费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因此,征收难度大,任意拖欠现象严重。而且过低的排污收费标准也难以解决我国环保资金严重不足的现状。二是排污收费成本过高。排污收费的具体办法可根据污染物浓度征收或总量控制等,有不同的标准可供选择,但都需要对有关指标逐一测定,加之作为收费主体的收费机关不统一、收费人员、程序都没有税务机关专业化,立法权过于分散等因素,致使征收成本过高。三是资金使用效率低。由于通过排污收费筹集上来的环保资金的使用缺乏预算约束机制和有效的监督考评制度,加之对挪用排污费者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资金挪用现象严重,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二)相关税种“绿化”程度不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1.资源税以调节级差收入为主要目的,征税范围较窄,计税依据不合理,税率偏低,这些不可避免地带来资源开采、使用中的负外部性问题,严重限制了资源税应有的保护环境的作用。具体来说:(1)资源税征收范围过窄,单位税额过低,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我国资源税征税范围目前只涵盖了矿藏资源,加之单位税额过低,使资源的价格明显偏低,如水价格是国外水价的1/3~1/10、汽油价格不到欧洲一些国家的一半、焦炭价格比国际市场便宜50%。以资源为主要原料的下游产品的价格也偏低,从而导致自然资源遭受严重掠夺性开采和过度使用的恶果,影响可持续发展。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率是美国的4.67倍,是日本的12倍。0这除了反映我国技术落后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过低的资源价格使企业不重视资源使用效率的问题。(2)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不合理。目前,我国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量或自用数量。这使企业对开采而未销售或自用而积压的资源不需要付出任何税收代价,变相鼓励了企业对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与浪费。(3)税率无差别,无法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以煤炭资源为例,由于现行资源税政策对回采率不同的煤矿适用相同的税率,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回采率低的小煤矿比回采率高(以较高的井下投入为代价)的大煤矿资源的耗费量大却获得更多的收益。如山西某县,小煤窑的资源回采率为12%~15%,大煤矿普遍在75%以上,如果一个1000万吨的煤田,按吨煤20元利税计算,小煤矿使国家至少损失1.2亿元的利税,而且还造成600万吨煤资源无法再开采。(4)税率的设计缺乏对价格的反应机制,无法实现立法的初衷。随着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资源的价格必然会提高,但我国采用从量定额征收,使应纳税额与价格变化相脱离,其结果是企业为了追求暴利疯狂地进行开采,而国家税收占企业净利的比例却大大降低。虽然近两年我国对部分矿产资源提高了单位税额,但和价格的大幅攀升所产生的利润相比可以说微不足道,没能体现出反映资源真正价值、促进资源节约的原始意图。以油、气两大资源为例,2005年7月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平均调整幅度约1倍。但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辽河油田这些企业来说,增加的资源税仅占公司2004年净利润的1.94%、1.11%和1.3%。2.其他相关税种。(1)消费税。从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在此次调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扩大石油制品征税范围和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征收5%的消费税,这对进一步增强消费税调节功能,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好地引导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但笔者以为其课税范围仍然太窄,尤其是没有把煤炭这一能源消费主体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纳入征收范围。而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来看,煤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中国最大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氮的70%都来自于燃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