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小摄影师》教学设计【共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摄影师》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语言和内容都比较浅显。课文讲了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记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担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本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故事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折射出高尔基这位名人在对待一件平凡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不平凡的品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3、继续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能力,锻炼自学能力。4、了解事情的经过,并且能把这件事讲下来。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等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2、让学生在分角色感情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从而达到深入学文的目的。3、鼓励学生透过对话、细节描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增强学习语文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怀爱护和小男孩儿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激发学生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给别人带去欢乐,同时也学会享受欢乐。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搜集高尔基的资料;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交流资料。1、板书:10小摄影师师: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课题中有一个生字,有认识的吗?谁来读读课题!(指名读课题,强调“摄”的读音)一起来读课题!(齐读课题)2、交流对“摄影师”的理解。(预设:学生可能说“照相的人”“专门给别人照相的人”“照相技术应该很高”等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师:课题中“摄影师”的前面加了一个“小”字,为什么吗?(有了预习的基础,学生能说出来小摄影师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儿。板书:小男孩儿)他给谁照相?(生:高尔基教师板书:高尔基)3、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高尔基的资料。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初读课文,勾画出本课要认的字,然后把这些生字多读几遍。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巡视,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正音)2、检查反馈:(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2)小组合作检查,如果全读对了在书上给画笑脸。(3)全班开火车读。3、出示词语:小摄影师、高尔基、照相、鞠躬、吩咐、胶卷、车辆(1)指名读一读。(2)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帮助学生解决。“鞠躬”可以用动作来理解;“吩咐”可以让学生查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但是在精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文中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鼓励学生提出来。预设:学生可能问“列宁格勒”,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地名即可,不必过多解释;“打量”可以让学生读读所在的句子理解。教师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适时展开下一环节的学习。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自己试讲,同桌讲一讲)2、指名讲故事。(教师可以随机引导学生将故事讲完整,讲明白。)3、交流人物印象: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文学家,而另一位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他们互不相识,却发生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那么高尔基和小男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高尔基:学生可能围绕着“有爱心、爱护小男孩儿、喜欢小男孩儿、工作忙”这些方面来谈;小男孩儿:学生可能围绕着“可爱、聪明、大胆、认真、粗心”等方面来谈。四、精读课文,品词悟情师:看来,这两位主人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的语句。(一)自主读书,思考,勾画。(二)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高尔基”和“小男孩儿”这两部分的交流根据学生的要求确定交流顺序)预设:对高尔基的印象:1、高尔基工作繁忙(1)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抓住“正在读书”体会高尔基工作很忙;(2)“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儿,就一定让他进来。”“我很忙”直接点出了高尔基工作的繁忙。抓住“一定”一词从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