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工商系统效能提升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效能提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工商系统效能建设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效能提升工程”的意见》(东发〔2012〕15号),结合工商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中心,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运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使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作风上有新改进、工作效能上有新提升、服务发展上有新成效,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树立全市工商系统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为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二、主要内容实施“效能提升工程”,要引导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切实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能意识,通过重点开展“履职尽责抓落实、马上就办促效能”大讨论、“自查自纠抓整改、公开承诺促落实”、“立足岗位比岗位、争创一流促业绩”和“排忧解难访百企、办好实事促发展”等活动,着力提升工商系统行政审批、重点项目建设、行政权力运行、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效能,切实解决工作效能和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程序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效能新突破。三、方法步骤实施“效能提升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学习动员阶段(5月22日至5月31日)。主要任务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制定“效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召开全系统实施“效能提升工程”动员会,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效能建设相关文件和规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效能提升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开展效能提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组织开展“履职尽责抓落实,马上就办促效能”大讨论活动,对照全市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形势,检查在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差距;对照工商职能、岗位职责,检查履职能力、个人素质、工作业绩等方面的差距;对照建设服务工商的要求和对社会的承诺,检查在开拓思路、创新机制、服务发展、提高效能等方面的差距;对照各项规章制度、纪律要求,检查在工作作风、勤政廉洁等方面的差距。通过大讨论活动,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端正心态,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每位干部职工要通过相互讨论,写出一份心得体会,并于6月8日前交纪检监察室。(二)查摆问题阶段(6月1日至6月15日)。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查自纠。围绕履行职能和责任落实情况,通过设置征求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组织社会测评及走访调查服务对象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服务对象、上级主管部门和业务联系密切部门、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效能提升工程”任务要求,切实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查找履行职能、办事实效、承诺践诺、内部管理、自身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整改提高阶段(6月15日至7月31日)。主要任务是着重解决问题。对查摆出的问题,要认真梳理,综合分析,制定整改方案,研究整改措施,明确责任目标,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方法稳妥、注重实效。对所有存在的问题,要分门别类,落实人员,逐个调查处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明确整改的时间与目标。(四)督查考核阶段(8月1日-12月31日)。市局将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作用,对系统内的效能建设情况进行暗访,对影响系统效能建设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通报,并将效能建设纳入对各单位目标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评优。四、重点工作实施“效能提升工程”,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一是不断完善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行ab角工作制和限时办结制,加强咨询服务(有痕)服务程序软件开发应用,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二是实行关口前移,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联系,主动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咨询,主动告知相关企业办理前置事项。三是简化流程,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削减审批(许可)事项,只要外地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工商部门都要依法取消。只要不是明令的程序和环节,一律简化或删除,减少审批环节和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间。(二)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提升重点项目建设效能。对市里重大项目只要进入工商登记环节,全面实行“直通车”服务,落实专人专办,将登记办结法定最长期限缩短为5个工作日,推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和疑难问题部门合议等制度,促使大项目尽快“落户”。建立重点企业包靠制度。遴选全市重点企业组建重点企业培育帮扶数据库,明确企业联络员和工商联系员,实行市局、县局、工商所三级领导包靠制,主动上门走访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三)创新服务制度,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