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题型特点知识建构1.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1)在这里,我们参考数学学科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在函数关系式中,某特定的量会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动而变动,某特定的量被称为因变量,另一个量是自变量。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2)不过在经济生活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判断中,还要考虑经济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例如,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量下降,此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自变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变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此时收入水平是自变量,消费水平是因变量。在具有相互影响的一对关系中,更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判断谁影响谁,如价格与供求——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特别要注意的是,供求曲线表示的是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此时价格是自变量,供给和需求是因变量。2.明确正比、反比(或正相关、负相关)(3)成反比(或呈负相关)的经济现象有: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商品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与互补品的需求量、经济发展水平与失业率等。3.注意斜率的大小斜率在政治学科中使用较少,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所运用。例如,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收入变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利率变动对不同投资方式的影响等,就得通过对斜率的分析来判断。4.注意箭头指示的方向或曲线运动的方向函数图像不仅能以静态形式表示经济现象之间的正比、反比关系,还能通过图像的运动轨迹表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分析箭头指示的方向或曲线运动的方向,从中找出经济现象出现的变化。一般来说,箭头向右、向上、向右上表示提高、增加,箭头向左、向下、向左下表示降低、减少。(注:经济学中,一般情况下,纵坐标代表价格,横坐标代表数量。)角度一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解答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类试题,关键在于看方向。价格与需求呈负相关,所以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供给与价格呈正相关,所以供给与价格呈同向变动。角度二需求和供给变动曲线解答曲线变动类试题,关键看曲线变动方向。如果曲线沿横坐标平移,表明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供给量增加或者减少。如果沿价格方向上下变动,表明伴随价格降低或升高,供给和需求量增加或降低。(1)左右移,是线移,他因变。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左右移动时,是整条曲线在移动,纵轴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动,但横轴的数量却发生了变动。这表明数量变化不是价格变动引起的,而是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如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等。如图1,D到D1,是整条曲线向左移动,纵轴价格P0既定(不变),对应横轴数量由Q0减少到Q1,表明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商品需求量减少。图2、3、4以此类推。(2)上下移,是点移,自身变。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上下移动时是曲线上的点的移动,纵轴的价格与横轴的数量都发生变动,说明是由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引起了数量的变动。如图5,商品价格由P1上涨至P2,对应数量由Q1缩减到Q2,表明随着商品自身价格的上涨,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图6、7、8以此类推。角度三需求弹性曲线解答需求弹性曲线类试题,关键看倾斜度。如果曲线倾斜度较大,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如果曲线倾斜度较小,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曲线。角度四复合变动曲线均衡价格曲线是指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曲线。均衡价格变动曲线,是指伴随相关条件的变化,均衡价格发生变动并对需求量和供给量产生影响的曲线。解答此类试题,一般采用分解法,即将曲线分解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以此判断,找出对应的答案。(2)均衡价格不是永远不变的,它会随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0供给曲线保持不变,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曲线交点由原来的E0向E1移动,相应的纵坐价格由P0向P1移动,横轴数量由Q0向Q1移动,这表明在供给曲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引起了商品的价格上涨,原来的均衡点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保持市场的供求平衡。图11、12、13以此类推。角度五其他几种常见的曲线其他几种常见的曲线包括微笑曲线、洛伦兹曲线和拉弗曲线。微笑曲线表明了产业链的不同阶段与附加价值的关系。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拉弗曲线表明税收和税率关系的变化。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曲线本身的含义,对应找出引发曲线变动的因素。考查某类经济现象的曲线表达(1)仔细观察每一个曲线图,明确纵轴、横轴所表达的含义;明确每一条曲线是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2)运用需求法则(该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和供给法则(该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供给量呈同向变动),分析坐标图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经济学中一般用纵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