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19第一单元eq\b\lc\|\rc\(\a\vs4\al\co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秦国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eq\a\vs4\al(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轻巧识记]1.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2.分封制[易误指正]1.对分封制的几点认识“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依次递进的五大社会形态。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此处“西周贵族集团”不可误认为是“西周社会”,因为从整个西周社会看还有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2.对嫡长子继承制的几点认识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并非确立于西周。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故不可误认为西周宗法制下周王是唯一的大宗。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②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eq\a\vs4\al(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辨析比较]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①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主题一eq\b\lc\|\rc\(\a\vs4\al\co1(,,,,))分封制的特点史料一西周分封形势图根据所给史料分析分封的对象包括哪些人?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王室和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史论形成]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主题二eq\b\lc\|\rc\(\a\vs4\al\co1(,,,,))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根据图片和文字材料,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史论形成]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2.作用(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3)成为规范社会、整齐生活习俗的指导思想。主题三eq\b\lc\|\rc\(\a\vs4\al\co1(,,,,))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史料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