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语言教案:月亮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月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班语言教案:月亮1活动目标:1、欣赏儿歌感受儿歌中的意境美和拟人化的风格。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地朗诵。3、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地朗诵儿歌。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中班《语言》上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活动(1)小朋友,你们自己洗过手绢吗?自己洗过澡吗?(2)讨论:说一说,你是怎么洗手绢,怎么洗澡的?(3)今天月亮也要来洗澡,想知道是怎么洗澡的吗?二、基本部分(1)欣赏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儿歌的名字叫什么?月亮在哪里洗澡?月亮在洗澡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看挂图,教师朗诵。讨论:最后月亮到哪里去了?教师小结:这个月亮既调皮又可爱,你们喜欢她吗?(2)教师和幼儿已互动的方式学念儿歌。1、教师说儿歌前半句,幼儿填上后半句,接句说儿歌。2、教师说第一句,幼儿说第二句。3、有感情的完整朗诵儿歌。三、结束部分表演朗诵儿歌《洗月亮》,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有感情的大声朗诵诗歌。活动延伸: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还可以通过欣赏“月夜”的短篇录像或月夜的景物图片,帮助幼儿幼儿感受月夜的意境美,使活动开始幼儿就沉浸在美的氛围中。活动反思: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楚,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教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儿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准确,教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中班语言教案:月亮2活动目标:1.欣赏并有感情地学念诗歌,理解诗歌中呈现的意境及其所表达的情感。2.理解诗歌中月亮和树梢、池塘的关系,运用角色替换的方法仿编诗歌。3.能注意倾听同伴发言,并大胆地说出自己仿编的诗句。活动重点:欣赏并学念诗歌,理解诗歌中月亮和树梢、池塘的关系。活动难点:用角色替换的方法仿编诗歌并大胆地说出自己仿编的诗句。活动准备:1.事先请家长在有月亮的晚上带幼儿外出散步,从树间、楼放下、河边、小桥边等不同地方观看月亮。2.月亮图片,背景音乐。3.PPT。活动过程:一、出示月亮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意境。师:今天呀,老师请来了一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好朋友是谁呀?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月亮,圆圆的,黄黄的)二、集体欣赏教师富有感情的配乐诗朗诵。1.师:小朋友都喜欢月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吧!(师朗诵)2.师朗诵诗歌后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月亮和谁好?和谁是好朋友呢?三、出示背景图画面,同时播放诗歌录音。1.集体倾听诗歌录音,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的美。2.师:诗歌中有谁?(根据回答出示图片)小鸟、青蛙和宝宝分别是在哪里看到月亮的?他们说什么?(1)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的?(树上)小鸟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挂着树上的)那我们用一句好听的话说一说“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2)青蛙在哪里看到月亮的?(池塘里)为什么青蛙会在池塘里看到月亮呢?(因为青蛙生活在池塘里)青蛙在池塘里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呢?(漂在池塘里)用一句好听的话就是“每一个池塘,漂一个月亮”(3)宝宝也在什么地方看到月亮了啊(脸盆里)宝宝看到月亮是怎样的呢?(盛在脸盆里的)用一句好听的话就是“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3.师幼跟随录音完整跟念诗歌。四、尝试仿编诗歌。1.替换动物仿编。师:每一颗树梢,挂一个月亮,除了小鸟说“月亮和我好”,还有谁也会说“月亮和我好”?(引导说出晚上出来活动的动物)师: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除了青蛙说“月亮和我好”,池塘里还有谁也会说“月亮和我好”?2.将幼儿编的诗歌整理,大家一起朗诵。延伸:指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仿编。师:除了树梢、池塘,还会有什么地方接近月亮,还会有谁说“月亮和我好”呢?例如:每一条小河,有一个月亮。小鱼说:月亮和我好。每一座小山,顶一个月亮。猫头鹰说:月亮和我好。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诗歌内容中月亮和树梢、池塘的位置关系,通过图片展示,孩子们很容易理解,活动重点的突破较为简单。但是活动的难点对孩子们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让孩子独立进行创编实属不易,因此在创编第一幅图片的时候我念前两句,孩子创编的部分仅仅是替换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第二幅图片的创编我先请个别幼儿自由说一说,孩子们并不能顺利地按照诗歌结构进行创编,此时教师总结孩子的发现,引导幼儿创编,接下去几幅也如此,在幼儿创编困难的时候老师进行总结性创编。在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