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唯物辩证法认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趋势是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或可能以多种多样的不同方式出现的趋势是偶然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一对辩证统一: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对立的:其一,两者地位不同,必然性居于决定地位,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其二,两者的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其三,两者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偶然性则使事物发展过程变得丰富多样(或说不好预料)。偶然性和必然性是统一的:其一,必然性不能离开偶然性,一切必然性终归要以某种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二,偶然性也不能离开必然性,一切偶然性都受必然性的制约,也总是以某种形式表现着相应的必然性。其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为必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反之亦然。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和状态;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4.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一、单项选择1.从哲学角度看,“运动”是一切物质的()A.主要特点B.根本属性C.外在形式D.内部状态2.请指出下述错误的观点()A.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B.一般说来,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的C.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具有重要意义D.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实践可以检验现存的一切认识的真理性。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条件是()A.社会分工B.机器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D.货币的使用4.商品是()A.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C.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D.具有使用价值的一切物品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反正动力6.跨国公司是由()A.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B.原料出口国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C.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D.多个国家的垄断组织共同建立起来的7.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8.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A.腐败问题的严重性B.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D.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A.推进政府机构改革B.引进议会民主制度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实行“三权分立”制度10.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和争端()A.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B.应暂时搁置,求同存异C.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D.应屈从大国利益,借助国际干预11.甲乙丙三人合谋在当天夜里去丁家放火烧死丁及其家人,丙因害怕事情败露承担刑事责任而没敢去,当夜甲乙放火烧死了丁及其家人。丙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12.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13.某县国税局对甲企业作出5000元罚款,甲企业不服并申请行政复议,其复议机关应是()A.县人民政府B.省人民政府C.县国税局D.省国税局14.甲、乙二青年上山游玩,为寻求刺激甲提议将一圆木滚下山,乙表示同意,于是两人共同将此圆木从山上扔下,不料正好砸伤山下的路人丙。此事应由谁承担民事责任。A.甲B.乙C.甲、乙D.甲、乙、丙15.我国《刑法》规定,犯有故意杀人、抢劫、放火、投毒等罪行的罪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为已满()。A.13周岁B.14周岁C.15周岁D.16周岁16.一般来讲,行政复议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内作出复议决定。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半年17.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倾向性的事实教育干部和群众,通过表扬、批评、倡导或强调唤起人们的警觉与注意,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指导和推动工作的公文是()。A.通知B.通报C.通告D.决定18.下列公文标题中,正确的一项是()。A.A厂关于请求购买复印机的请示报告B.B公司关于铺张浪费的请示C.M省人民政府精简机构的请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