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名称: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学生姓名高思琢学号0611132系(部)经济管理学部经济系专业年级经济学2006级指导教师胡奕璇填写时间2009年11月15日(此为开题报告格式,学生按此表填写或打印,原件交指导教师经审定后交系(部)统一存档)一、选题的根据: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借鉴已有文献数据、相关定义及理论的基础上展开。阐述绿色贸易壁垒的涵义、背景,通过定性分析法使我们全面、准确的认识绿色壁垒的背景及产生原因,熟悉绿色壁垒的概念、特征及表现形式。以及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方面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2.2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现有的文献、资料的综合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分别进行阐述。首先,阐述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背景、产生的成因、特征及表现形式。其次,介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及政策。再次,对绿色贸易壁垒博弈分析、合理及局限性探析。最后,结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实际影响积极应对绿色壁垒从而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建议。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国内研究动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造成很大影响。对于绿色贸易壁垒国内研究学者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口国政府已保护生态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贸易为目的的贸易障碍。一种认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最高目的是为了真正的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形成的一种贸易制度。董思茗(2010)认为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化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生态价值已被广为接受,国际贸易中出现种种绿色壁垒是一种必然。现阶段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合法的贸易限制手段和市场保护措施。莫少颖(2010)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关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孙晓静(2010)认为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日益削减,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关卡。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筑起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毕素红(2010)则认为从广义上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虽然以上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尚无统一的说法,但可以看出绿色壁垒确实具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对我国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不能成为过分夸大绿色壁垒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其正面效应的理由。因为从本来意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关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提法一般为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lBarrierstoTrade,ETBs)多国外专家对当今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是绿色贸易壁垒中的执行标准、环保法等得出很多新的观点。RonaldW,Reagan指出尽管绿色壁垒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有的绿色壁垒也违背了WTO的规则,但总的来说,绿色壁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它起到了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及环境的作用,因而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DavidBrownLobo认为WTO建立了一整套多边贸易规则,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轮谈判,WTO成员间的关税被大幅度削减,传统的配额、许可证等数据限制手段也受到了约束。JayatiGhosh和C.P.ehandrasekhar通过分析乌拉圭回合谈判和多哈谈判中主要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对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态度出结论,“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威胁不是来自外部的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动,恰恰相反,其中的敌人是存在于内部的。”个人见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成为可能,并进一步加速了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效率。任何一个国家脱离国际经济环境搞发展已成为历史,这迫切需要每一个国家的企业要用全球化的发展眼光谋取发展。中国的企业在面临满足国内供需平衡的条件下,逐步抓住机遇,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采用“走出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