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必定提高。这种变化叫做纯收入效应。一般情况下,纯收入效应对劳动力供给有着重要影响。纯收入效应是从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向更高效用的无差异曲线所引起的。一般情况下,纯收入效应使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收入效应对劳动力供给具有负向影响统计性歧视: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群体的平均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它可能会引导雇主做出正确的雇佣决策,但是它也有可能把群体特征强加给那些虽然属于某一群体但其自身的群体特征并不十分明显的个人身上。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善而产生第二失业现象倒U型曲线: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决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起初上升,继而下降。特殊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或者说能使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要高的多。在此条件下,员工的辞职率要低于普通培训条件下的员工的辞职率,因为受训员工承担了一部分培训成本,而且由此得到的特殊技能还不被其他企业所接受。同样,企业也不愿解聘员工,此类员工的离去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双方协商解决各自承担的成本与分享收益。一、刘易斯拐点是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在这一点上,劳动力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刘易斯模型,劳动力的供给只与实际工资水平的高低有关,与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albums/1018877/1018877.html"\l"0$c9bdddce79dd003b92457efe"\o"查看图片"\t"_blank"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在过去民工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随着特定的背景因素的变化,如果不涨工资就招不到人,出现民工荒。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将人视为一种除了物质资本以外的新资本,可通过增加收入的资源带来未来的货币和物质上的收入,存在于人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人力资本可通过劳动者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度量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那么个体对于上大学的需求将增加;反之,如果上大学的总成本上升,个体对于上大学的需求将下降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上大学与不上大学的工资报酬流的差额增加,那么对于上大学的需求也将增加3由于年轻人的未来工作时间较长,因此其收益的贴现值也将较大,所以相对于年长者而言,年轻人读书更合算。因此,教育决策会受到教育成本、工资报酬流以及个体年龄的影响三、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在价格、非劳动收入、个人偏好、劳动条件等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描述劳动者按各种工资水平所愿提供的劳动力数量的曲线。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基本工具。劳动力供给曲线如果用横轴表示工资水平,纵轴表示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力供给曲线一般包括四种基本类型。①具有无限弹性的供给曲线,其形状呈坚直状态,说明当工资为W。时,劳动力供给量可以为任意量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即供给曲线具有正弹性,工资水平提高,供给量增加。弹性越大,曲线越陡,为吸引一定量劳动者进出某一行业或职业所必需的工资变动便越小。③完全没有弹性的供给曲线,即工资对劳动力供给数量没有影响,在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此时的劳动力供给主要由原有的经济条件所决定。劳动力供给曲线④向上弯曲的供给曲线,在坐标图中呈月牙状,说明增加工资(超过W。)反而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少训门习惯于使用上述第二类劳动力供给曲线。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供给弹性较大由于在传统的农业、家务劳动或贸易活动中存在着大量“就业不充分”的劳动者,可为现代工业部门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四、长期劳动曲线的推导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替代效应就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则会采用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规模效应就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应的变化之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应用题失业类型:根据Sa/(Sa+Sb)分析可得(1)当供给小于需求时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