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单元考点3—历史(国家的分裂和民族交融)(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自立为帝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4.下列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涿鹿之战②城濮之战③赤壁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5.三国两晋时期,中原战乱且疾病流行,当时,人们不可能采用的防治措施是A.为病人做手术时使用“麻沸散”B.从《伤寒杂病论》中寻找治病良方C.向李时珍请教防治方法D.每天练习“五禽戏”增强体质6.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A.受到北方其它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的影响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一8.下列改革,以促进民族融合为目的的是A.商鞅变法B.伯利克里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9.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0.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A.春秋B.战国C.汉朝D.三国11.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①张仲景②华佗③李时珍④宋应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华佗——神医B.李冰一一都江堰C.郦道元一一农学家D.小篆一一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13.右图佛像开凿于北魏时期,其服装具有印度的风格,它如今坐落在A敦煌莫高窟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D麦积山石窟14.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A.张旭B.颜真卿C.柳公权D.王羲之15.他是东晋最为出色的画家,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誉。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A.《清明上河图》B.《女史箴图》C.《步辇图》D.《送子天王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共8分)16.(5分)(1)230年,吴国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平城即山西。(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17.(3分)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的作者是谁?它的体例是什么?(2分)(2)请任举一例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1分)三、材料题(共10分)18.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分)(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分)(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名称是什么?(3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四、分析说明题(12分)19.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