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电工程学院毕业实习报告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班级:2006级1班姓名:谭港日期:2010年5月13日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内容本次毕业实习我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太阳能热发电中太阳跟踪器的设计》,我的设计内容分为四章。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部分:①复位电路。②I2C通信电路,包括外围总线、键盘显示芯片和日历时钟芯片的连接。③步进电机模块电路,包括反向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连接。④绘制系统的总体电路图。软件系统包括:①系统总设计流程图及其程序。②I2C通信模块软件设计,包括I2C总线连接图,初始化流程图,按键处理流程图和时间调整流程图及程序。③步进电机的软件设计,包括计算模块流程图和步进电机模块流程图二、实习体会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和生活上消耗能源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作为常规能源的矿物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尽管在当前还可以维持世界能源的需求,但终有一日会枯竭。自1973年世界性的HYPERLINK"http://www.51lunwen.com/shiyou/"\t"_blank"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大家开始关注占国家全部能源消耗的30-40%的建筑能耗的问题。1996年,联合国在津巴布韦召开了“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会后发表了《哈拉雷太阳能与持续发展宣言》,《国际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进一步表明了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对开发太阳能的坚定决心,要求全球共同行动,广泛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热发电站必须建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为地球陆地面积的7%,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与美国相当,除四川盆地与其毗邻的地区外,比欧洲大部分地区和日本都优越得多,特别是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的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接近世界上最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位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3340~8400MJ/m2,中值为5852MJ/m2。从中国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南部、甘肃、内蒙古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辽宁、河北东部、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部、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尤其在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撒哈拉玛干沙漠地区海拔高,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日照时间长,是理想的太阳能热发电基地。如我国的“日光城”拉萨市,1961~1970年的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05.7小时,相对日照为68%,年平均晴天为108.5天,阴天为98.8天,年平均云量为4.8,年太阳总辐射量为8160MJ/m2,比全国其它同纬度的城市都高。我国有8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地区,这些地区正好处在太阳能辐射相当丰富的地带,每平方公里的太阳能辐射功率达百万千瓦,即使按照5.10%的热.电转换效率计算,这些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发电量为5.10万千瓦,我国8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地带用百分之几的发电量即达10亿千瓦发电水平,可以说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的条件。在太阳跟踪方面,单轴跟踪系统初投资相对较少,跟踪设备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入射光线不能始终与主光轴平行,收集太阳能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美国Bicalace在1997年研制了单轴太阳能跟踪,完成了东西方向的自动跟踪,而南北方向则通过手动调节,使接收器的热接收率提高了15%。KalogirouSA设计的单轴跟踪系统可使接收器与太阳光线的偏差小于0.2度。在有些太阳能设备中,如点聚焦式接收装置,则只能采用双轴跟踪系统。双轴跟踪系统可用于任何一种太阳能系统来提高其运行效率。有关双轴跟踪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也是比较多的。1998年美国加州成功的研究了ATM双轴跟踪器,并在太阳能面板上装有集中阳光的涅耳透镜,这样可以让小块的太阳能面板硅收集更多的能量,使热接收率进一步提高。2002年2月美国那里桑那大学推出了新型太阳能跟踪装置,该装置利用控制电机完成跟踪,采用铝型材框结构,结果紧凑,重量轻,大大拓宽了跟踪器的应用领域。Barakatetall设计了一种复杂的控制电路用来实现太阳能的闭环跟踪。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采用双轴闭环跟踪系统可使接收器的热接收率提高22%。Nevile通过理论计算对比了分别采用双轴跟踪,单轴东西跟踪和不跟踪的三套系统所获得的热接收量,发现采用双轴跟踪比采用单轴东西跟踪系统所获得的热接收量高5.10%,比不采用跟踪系统的高50%。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