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文化第1节:企业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二、企业文化的内涵2、企业文化的定义续页3、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二、企业文化:层次及分类续页2、企业文化的类型三、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3、现代观点4、小结:最能体现组织特征的要素第2节:企业文化的功能描述我们设想一种无国家社会的两个大家庭的情形。X和Y,每家都拥有同样的武力潜能和侵犯倾向,都拥有相当于10头牛的净财产。每家都有两种行为选择:侵犯对方行为A,不侵犯对方行为N。两个策略的收益与另一家的策略选择有关,因而就有四个可能的结果。下面就是一个假设的收益矩阵:图5-3两个家庭的博弈模型┏━━━━━━━━━━━━━┯━━━━━━━━━━━━━━┓┃│家庭X的选择┃┃├──────┬───────┨┃│A(侵犯)│N(不侵犯)┃┠──────┬──────┼──────┼───────┨┃│A(侵犯)│(4,4)│(18,2)┃┃家庭Y的选择├──────┼──────┼───────┨┃│N(不侵犯)│(2,18)│(10,10)┃┗━━━━━━┷━━━━━━┷━━━━━━┷━━━━━━━┛2、实现合作的方式通过驯化达成合作比如宗教信仰,在许多部落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普遍的信仰:对本部落成员的侵犯会带来一连串的天灾、瘟疫和其他灾难——中国至今还有“不义之财会遭灾”的说法。此外,社会关系如亲戚、朋友、邻里等所形成的习俗,使侵犯与忠诚之间产生冲突。事实上,信仰、忠诚等因素可以带给人效用。用意识形态来约束人们的行为。3、制度的产生⑴控制社会的制度安排经过许多世纪的反复学习,人类学会了三种办法来控制社会,以防止这个社会随时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第一种办法:利用传统观念来组织社会。传统观念保证了一个社会的稳定。不断地重复养成了习惯、形成了惯例;不断地交流与学习,形成了习俗、文化与传统;与环境的不断博弈,形成了认知体系,从而构建了意识形态。因此,传统观念一方面为合作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另一方面也同时对合作中的个人提供了一套约束。第二种办法:利用强制来控制社会。通过武力或武力威胁、权力或权威的强制来迫使社会所需要进行的各种事务(包括分工与协作等)得以完成,它通过处罚的办法使违令者付出高昂代价,由此来保证社会的持续存在。第三种办法:很久以来,人类就根据这两个解决办法中的这一个或那一个来应付生存问题。大约在600年前,人类才发明了第三种办法,这就是市场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促使每个人努力工作的是求利这一吸引力,而不是“传统”的拉力或“强制”的约束力。虽然每个人仍俱贪得的本能,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这个社会井然有序(亚当·斯密:不要担心私欲,竞争会导致利己心转化为社会公德)。⑵制度设计①制度设计的出发点②制度设计的准则进行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都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其一,组织成员参与集团行动所得净收益必须不低于单独进行私人行动也能得到的净收益(参与约束);其二,组织成员向集体行动提供的最佳努力程度也恰好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努力程度(激励相容约束)。⑶制度实施只有承认每个人都拥有社会情感、道德上的人格平等,正规制度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这也是自由的法治社会的前提。外在的法律制度之所以行得通和有效率,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绝对权威,还因为人的社会情感给这种制度的实施提供一种社会心理学的基础。这种社会情感的本质要素包括相互尊重、诚实、合作、负责任等等。制度安排得到有效率的实施,有赖于人们的社会情感或公共意识。这种清感或意识不一定就必须是利他主义,但这不等于要否定这种利他主义的价值。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学的“经济人”范式无法理解无条件的利他主义,还必须承认这种利他主义在一种良好秩序的形成和维系中的特殊作用。三、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企业素质2、增强企业活力企业活力可以用企业的获利能力、竞争能力、生长能力、适应能力、凝聚能力来表示(企业活力结构)3、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降低人们行为选择的成本第3节:企业文化的演化逻辑二、企业文化的演化续页三、外界竞争与企业文化演化第4节: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第5节: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续页二、管理者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本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