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施工测量放线1、本工程测量技术特征(1)、本工程场地规模不大,A、B区高差达,地势较为复杂,测距大,测量控制网精度要求高。(2)、本工程住宅与车库相连、有后浇带及伸缩缝分断,总体闭合及测量闭合精度要求较高。(3)、结构平面形状较简单。2、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和测量规范的熟悉,测量基准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检定,针对本工程测量技术特征采取的应对措施。(1)人员组织针对本工程测量难度及施工进度需要,安排测量人员数量及分工如下:序号职务职务岗位责任1测量工程师1名方案编制、理论分析、组织测量技师一起进行测量控制网布设和传递,其他专业分包测量协调配合及重点部位的跟踪复核2测量技师2名测量放线操作、实施楼层测量操作,技术资料编制,测量数据计算(2)设备组织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初步调配,并对下列进场的主要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指标1全站仪LeicaTC231台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0.5〃1mm+1ppm2平差软件1套控制网数据平差3激光铅垂仪LeicaZL3台控制点的竖向投递1/204水准仪DS26台标高测量控制1mm/km5电子经纬仪J23台楼层放线2〃(3)技术准备组织测量人员会审图纸,掌握结构特点及工艺流程,对重要点位的坐标,轴线尺寸,标高关系进行验核。学习《工程测量规范》相关章节,掌握施测技术要求及限差要求。3、基准点的交接及复核测量工作开始前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对所有基准点现场确认,并要求提供点之位记录及成果表,并采用与原等级测量技术要求相同的测量方法对业主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测校核。〃针对本工程测量技术特征采取的应对措施、针对本工程对施工测量要求精度高等特征调配先进的测量仪器,如高精度的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激光铅直仪、电子经纬仪,采用科学的测量技术及建立高等级的控制网,采取严格的复核校正手段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对地下车库,尽量围绕基坑一周布置控制点,同时选择图形条件较好的控制网形状,使控制网组成的平面面积最大化,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同时根据现场平面情况适当加密平面控制点,现场施工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解决通视制约难题。、由于结构较为复杂、计算量大,尤其是对于高层平面不规则的施工放样与数据计算,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用CAD软件制作建筑物平面图和轴网图,形成电子版图纸。应用电子版制图模拟法还可快速求点坐标和量取距离、图纸校对等,为整个施工过程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点位坐标和高程。4、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主轴线控制网的布设主轴线平面控制网直接指导施工且在垫层、底板及各层施工过程中需多次布设,因此要求该网在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前提下,做到简单,实用,方便放线。根据本工程情况,除特别注明外,控制线按照实际轴线偏移1米布设并与施工轴线平行或垂直。利用二级控制网布设主轴线控制网,并根据施工流水段加密控制主轴线,在基坑边建立地面控制桩轴线控制点,在延长线上外移至基坑外固定的建筑物或地标上,并在基坑内设置木桩作为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总控制网的建立本工程高程总控制网采用国家二等水准精度进行测设。为使高程总控制网具有较好的内符合精度,控制网布设为闭合水准路线,并利用甲方提供的已知高程点进行检测以确定起算点的正确性后。测量仪器采用ZeissDinilO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CCD测量传感器自动测量条码尺进行外业作业,内业经仪器观测数据进行自动平差后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取得各控制点高程数据。(3)、测量方法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全站仪投测主控制轴线,投测主控制轴线的方法主要采取前方交会和正倒镜法;地上结构施工采取内控为主,外控为辅,内外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但始终保持内、外联测;在首层依据首级及二级控制网采用前方交会和极坐标法进行测设,上部用激光铅垂仪将轴线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作为后期工程包括结构、砌筑、外墙装饰施工及精装修施工)测量的控制基准。高程测量采取新三角高程、悬吊钢尺相互校核的方法。具体如下:地下部分平面施工测量(外控法):全站仪架设在基坑边主轴线控制网点,直接投测每一条控制轴线,可根据现场需要临时加密一定数量的轴线控制点,并以此为基准,依据图纸对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边线等细部线进行放样。上述投测主轴线除进行闭合检验外,还应与地上首级、二级控制网点联测投线进行验核,以确保施工测量控制精度的要求。为减少由于工程高差太大产生I角的影响,避免地下、地上两部分结构出现测量放样的超差,事先在基础护坡周围布设“十”字轴线控制点。―地上部分平面施工测量(内控为主,以首层为例):测量基准线的布置及竖向